58岁的阿根廷人Fernandez已经为公司工作了37年,2024年初接任CFO职位前,他负责美容与健康业务,不太可能在上一轮CEO遴选中完全被忽视。2月上旬,联合利华刚刚预测2025年的增长将在3%-5%之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放缓、上半年利润率将下滑,即便公司称下半年增长将强于上半年,还是引起了一些担忧、股价下跌。可能是这份预期引起股东、董事不满,引发了后续的高层动荡。辞职消息公布后,司马翰给员工的告别信中写道:“我很遗憾比预期更早离开联合利华,但我坚信我的工作业绩、坚持我的做事方式。(I regret leaving Unilever earlier than anticipated but I stand by myrecord and approach.)”;“(董事会)渴望加快我们战略执行的步伐。”
迷雾中
联合利华近年里故事多。作为有100多年历史、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联合利华从肥皂和人造黄油起步,至多时拥有400多个品牌,多芬、力士、奥妙、金纺……涵盖从食品、保健品到个护、家庭护理的各种产品。2015年之后,品牌老化、业务放缓困扰着联合利华,公司收入呈下降趋势,数次尝试业务转型;比如出售成熟业务,购买规模较小的成长型企业,但投资者担忧联合利华迷失了方向。2019年初上任的前任CEO乔安路(Alan Jope)看重健康个护相关产品、而非公司过去擅长的蛋黄酱、袋泡茶等大众食品,他要产品组合向更高利润空间前进,希望将公司塑造成强大的美容和个护产品供应商。简单说,即使过去人们把联合利华和雀巢、卡夫亨氏、宝洁放在一起比较,乔安路的规划里,它可能要与欧莱雅等公司相提并论。2021年,随着原材料成本飙升,管理层压力大,称“面临1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压力。”当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率下降100个基点至18.8%;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率进一步降低至17%,离管理层期望的20%更远了。那时,管理层小心翼翼维持着多重平衡:其一是涨价与消费者接受度的平衡;其二是产品组合平衡,成熟但低利润食品与新开辟但利润高的健康营养、个护产品平衡;其三是利润与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平衡,投资者埋怨公司错失发展与利润。更早以前的CEO保罗·波尔曼 (PaulPolman)热衷于ESG,提出过使命宣言“让可持续生活成为常态”(to make sustainable living commonplace),愿景良好但财务压力大。2021-2022年的联合利华忙忙碌碌、慌慌张张:对葛兰素史克和辉瑞消费者健康部门发起了糟糕的收购,失败的出价和随之而来的股价下跌,让公司暴露在风险中。2022年5月,激进投资者佩尔茨加入董事会,当时就有分析预料到乔安路很难开启第二个任期,即便他在联合利华工作了36年。佩尔茨与太多大企业过招,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耳熟能详的消费品巨头,亨⽒、吉百利、卡夫、杜邦、亿滋、百事……他和团队有能力且老道,说让高管们胆战心惊有点过分,但绝对能人打起精神。这种情况下,司马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