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萍乡日报》刊发文章《“红色物业”擦亮群众“幸福底色”——我市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红色样板”》。
物业党建联建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萍乡市住建局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物业”为抓手,创新构建“组织共建、发展共享、纠纷共治、难题共解”的四维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单线作战”向“多元共治”跃升。
党建引领破难题,“问题小区”蝶变
绿意盎然的草坪,宽敞明亮的老年活动中心……萍乡经开区光丰街洪山社区南剑小区因公共设施太少、垃圾清理不及时、物业管理不到位,一度被居民称为“问题小区”,如今成为居民争相拍照的“网红”打卡地。这些变化得益于江西银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联合社区党委、业委会打造的“红色物业”。
2024年以来,该物业公司党支部联合社区党支部、业委会建立物业、社区、业委会形成“三方议事”机制,通过“月度议事+急事即办”模式,实现问题闭环管理。同时,以主题党日、节日活动为载体,将物业服务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结合,举办“猜灯谜送温情”“粽香传邻里”等活动,增强居民归属感。
党建“红绳”连接起了业主和物业公司。“物业办实事,我们缴费也痛快!”居民柳大爷直爽地说。数据印证成效,该物业公司物业费收缴率从70%跃升至92%,业主满意度提升35%,投诉率下降60%,居民从“拒缴”转向“主动缴”。
创新“共享物业”,老工矿小区“逆龄”
湘东区峡山口街团和社区是一个老工矿小区,通过“红色管家+共享服务”双轮驱动,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自治典范”的华丽转身。
“以前墙上贴满‘野广告’,下水道经常堵塞,现在‘红色管家’随叫随到!”2024年7月,团和社区启动“红色物业”升级行动,整合老党员、能工巧匠组建“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推出磨刀、裁缝、电工等20余项服务。居民们通过“邻里一家亲”平台“点单”,志愿者“接单”完成服务后获得积分,可凭积分到社区兑换粮油生活用品,形成“服务—积分—激励”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已解决楼道照明、门锁修理、上门理发等难题67件,惠及居民300余人次,公共设施维护有效率达90%。
“亲邻管家”升级,居民幸福指数攀升
2月21日,笔者走进安源区安源镇青林社区,只见书画室里,老年人正在挥毫泼墨;“宝宝屋”里,咿呀学语的宝宝在托育老师的照看下嬉戏玩耍。近年来,该社区聚焦“一老一小”需求,以“亲邻管家”模式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
该社区创新“养老食堂+文化学堂”模式,为老人们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邀请退休教师开设书法课,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普惠托育“宝宝屋”则针对3岁以下的幼儿提供专业托管服务,破解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过去总有人说社区‘管得宽’,现在我们用服务证明‘管得好’。”青林社区党委书记兰小玉介绍,现在社区通过“亲邻管家”模式,主动收集并解决业主关心的热点问题。并且定期三方联席议事,由业主、物业、社区三方参与,共同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解决停车难、噪音扰民等问题。
我市深入探索“红色物业”赋能基层治理,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服务下沉,实现了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的跨越。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红色物业”内涵,让幸福社区的底色更红、成色更足。
来源: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谭智亮 编审:杨抒忆 值班主任:周枫
监制:颜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