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想要给摩托车换一套辐条轮毂;请问这种轮毂有什么优缺点,是否一定有必要更换?
相信有许多摩托车爱好者都想过换轮毂,只不过有一些是辐条轮毂换铝合金轮毂,有一些则恰恰相反。那么到底有没有必要更换呢?笔者认为没有标准答案,是否要更换取决于三大要素。
具体为:
喜不喜欢和有多喜欢
用车场景
能否接受价格和使用中的不便利
第一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一种轮毂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即便有一些缺点可是主观上就是喜欢,那么就请不要犹豫了;因为满足审美需求是很重要的,总是看着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很难受,所以只要喜欢就不要犹豫。
第二个因素是用车场景,同样为关键因素。
辐条轮毂适用场景:非铺装道路,适合越野。
这种轮毂的外圈和内毂是通过辐条来连接的,所以才叫做辐条轮毂,也有人称之为“钢丝圈。”其优点在于当车轮承受较大冲击力的时候,作用力可以让辐条一定程度变形(可自然恢复);也就是作用力不会传导至整个轮毂,不至于让轮毂容易开裂。并且如果不是铝合金材质的辐条轮毂,用普通钢制辐条轮毂的话,外圈轻微变形也是可以修复回来的;只不过修复后的外圈强度会减弱,但也可以正常使用。
讲完优点就得讲缺点了。
由于辐条轮毂不是一体铸造,外圈、辐条和内毂之间在传导力的过程中存在变形和损耗;所以使用辐条轮毂的摩托车动力感受会略微逊色。并且由于辐条轮毂本身具备一定的减震作用,所以路感是不会太清晰的。
那么辐条轮毂的特点概括而言就是适合越野、不适合公路;适合的车型显然是越野车、拉力车(ADV)两类,当然也可以用于跨骑车型改装的攀爬车,然而其也属于越野车一类。其余车型一般不建议使用,包括偏向公路设定的拉力车也没有必要选择,除非特别喜欢辐条轮毂复古的外形。
反之,铝合金轮毂的适用场景则是除越野以外。
一体式的铝合金轮毂公路性能更好,整体为一体的刚性结构传导力是不会拖泥带水的;所以MOTOGP里的赛车都是用这种轮毂,高性能的街车、旅行车或巡航车也不例外,这些车需要清晰的路感反馈。
但是铝合金材料确实相对较“脆。”
如果会去“飞车”的话,铝合金轮毂是有可能出现断裂的;也有可能出现看不到开裂的损坏,会有概率造成轮胎漏气。所以偏爱越野或非铺装道路驾驶的车主,客观上还是有必要换辐条轮毂的。
不过也有例外,其实许多类型的赛车使用的轮毂也是铝合金材质;只不过同样为铝合金材质,其工艺要分为铸造、旋压和锻造。铸造轮毂成本最低且强度最低,大部分家用汽车和普通摩托车轮毂都是这种;而锻造轮毂的强度很高,并且重量偏低(轻量化),所以越野赛车也用这种轮毂。旋压轮毂的特点介于两者之间。
如果不喜欢辐条轮毂且预算充足的话,换一套锻造轮毂属于一步到位。
重中之重是售价差异。
是否要换轮毂得看预算:
辐条轮毂、前后一套,价格在2000~6000元之间
铝合金轮毂、前后一套,价格在1000元左右
辐条轮毂是很贵的。
不要以为现在很少有车辆使用的辐条轮毂是淘汰品类,现在正是因为用车少,并且使用的车型大都为高性能的越野车和拉力车;所以辐条轮毂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般拉力车或旅行车的前后轮毂组合方案是“19+17”的标准,前轮毂大一些;对应标准的辐条轮毂售价至少会在4000元上下,品牌售后的报价要依据品牌定位,正常品牌会在5000元上下,高端品牌可以高三分之一到一倍。
一套辐条轮毂可以轻松买一辆小踏板车了。
但是铸造的铝合金轮毂会很便宜,一样尺寸的前后轮毂总价普遍不到一千元。
并且辐条轮毂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紧固,没有一定水平的维修师傅是调不好辐条的,那会更影响车辆的驾驶体验甚至安全性能。
现在还想要换吗?
不越野就别换辐条轮毂,轻越野铝合金轮毂可以胜任;铝合金轮毂省心、省钱,辐条轮毂确实只适合越野玩家,其实绝大多数拉力车的车主也未能让辐条轮毂真正发挥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