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老街——探寻时光深处的包头记忆

图片

图片


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过去的记忆,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在的桥梁。在包头这座充满故事的城市,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便是这样一处独特的存在。近日,市融媒体中心“打卡包头的99种方式”的打卡团队走进这里,用他们的脚步丈量岁月,用镜头捕捉时光,让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毫无保留地撞进每个人的视野。



穿越时空寻找包头故事


当打卡团队的成员们踏上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脚下的石板路,每一块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两旁被风雨侵蚀的砖墙,无声地诉说着老包头的前世今生。伴随着清脆的脚步声,老包头记忆的大门缓缓敞开,两位专业的摄影记者也迅速按下快门,将这一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瞬间定格。

图片

包头原点广场,无疑是此次打卡之旅的起点,也是整个老包头历史的原点。站在广场上,仿佛能看到当年走西口的先辈们背井离乡、艰难前行的身影。在这里,能清晰地找到走西口的三条主干线,北门楼的展板如同一位无声的讲述者,详细地介绍着这里作为走西口先辈最早落脚点的历史,这里也是包头蒙古族最早的定居点。不仅如此,包头最早的巡检衙门、最早的商业街、最早的商会以及最早一批寺庙,都围绕在广场周边。漫步其中,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图片

打卡团队在原点广场稍作停留后,便兵分两路,深入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的各个角落。街区内的每一个院落都独具特色,仿佛是一部部生动的历史画卷。1号院的白家大院,古色古香,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气息;清真美食院则弥漫着诱人的香气,汇聚了各种地道的清真美食,让人垂涎欲滴。14号院的传统火锅院,热气腾腾,食客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感受着老包头的饮食文化。15号院的蒸锅坊、酒坊、醋坊,弥漫着粮食发酵的香气,展示着老包头传统的手工艺。16号院更是热闹非凡,二人台戏曲的悠扬唱腔在空气中回荡,与山西特色菜的香味相互交融,让人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多元发展尽显街区新貌


在打卡的过程中,头发花白的张文云老人激动地说:“我们家以前就在这片儿,看到现在的变化,真的太亲切了。以前这些房子又破又旧,没想到现在能修得这么好,大家都应该来看看。”对于老人们来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们的童年回忆和青春岁月。那些消失在岁月长河中的旧时光,随着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现,又再次被他们拾起。在这里,他们追寻着过往,寻找着那些被遗忘的温暖和感动。

图片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则是一个充满新奇和探索的地方。他们穿梭在古老的街巷中,感受着老包头的厚重历史,同时也在寻找着与现代生活的共鸣。在东门楼的原点咖啡馆,几名年轻游客正坐在窗边,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咖啡,一边欣赏着窗外的街景。其中一名年轻人感慨道:“在这里,既能感受到老包头的历史韵味,又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惬意,这种感觉真的很棒。”原点咖啡的店主郭旭介绍:“我们起名原点咖啡,就是希望人们在这里不仅能看到老包头的一些历史风貌,也能在这里喝喝咖啡,歇一歇。未来,我们还准备开发一些新品种,比如茶与咖啡结合,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负责人王鹏表示,项目的初衷就是把老包头的记忆和符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让老包头焕发新的生命力。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团队充分尊重历史,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商业元素,打造出一个既具有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的文化街区。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包头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图片

夜幕缓缓落下,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里,路灯和店招的灯光依次亮起,暖黄的光晕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古街的轮廓,人们在这里漫步、聊天、品尝美食,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包头这片土地上,它不仅是包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相信在未来,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会成为包头人心中的温暖港湾,外地游客探寻历史、感受生活的理想之地,大家在这里收获欢笑、故事与感动,续写属于这座城市的传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鸿瑶;摄影记者:任柯祎

(责任编辑:刘琴;一读:刘颖;一审:马宏伟;二审:乌日吐木林;三审:肖楠

  版权声明:本文为包头市融媒体中心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