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抢抓农时保丰收 科技助力稳生产

央广网天津2月26日消息(记者韩雨晨)春回大地,万象“耕”新。连日来,天津市蓟州区下窝头镇西马营村的田间地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播种机轰鸣穿梭,村民们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春小麦播种作业,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在西马营村连片农田中,农机手驾驶旋耕机和施肥播种一体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翻地、播种、浇水、施肥等工序一气呵成,春耕第一天便完成了400余亩的种植面积。这一效率的提升得益于机械化设备的广泛应用。

图片

蓟州区下窝头镇西马营村连片农田(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近年来,蓟州区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通过引入高性能播种机、农用无人机等设备,大幅缩短了传统春耕周期,降低了人力成本。

“年前我们播种了900余亩冬小麦,目前长势喜人。今年春耕我们将播种1700余亩春小麦,选的品种依旧是抗病性强、抗倒伏、易管理、高产的优质品种‘津强8号’,每亩地可产出1000斤左右,再加上所有农机都是我们合作社自己的,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我对今年的收成非常有信心!”金鑫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股东姚元浩介绍道。

金鑫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宗臣说:“我们合作社通过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平台从村民手中共计承包了2800余亩土地,由6位股东经营管理,有3台旋耕机、2架农用无人机、2台北斗导航的自动化小麦播种机,合作社内工作人员通过统一学习考试考取了农机驾驶证和无人机执照,确保了科学种植和管护。”

为保障春耕顺利推进,蓟州区农业中心通过科技下乡、储备农资、政策下沉等举措提早谋划,全力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目前全区已储备春小麦良种300万斤、玉米良种40万斤、大豆良种1万斤、水稻良种5000斤和花生良种1.4万斤,储备化肥2万吨、农药200吨,储备农膜70吨、各类农机具6000余台,供应充足、保障有力。

图片

金鑫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员工向农机里加化肥(央广网发 蓟州区供图)

“今年,蓟州区春耕生产意向种植面积达13.05万亩,涵盖春小麦、春玉米及水稻等作物。”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红霞告诉记者,“接下来,蓟州区将持续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