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了解布洛芬使用禁忌,是安全用药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布洛芬可谓是家喻户晓。无论是头疼脑热、肌肉酸痛,还是痛经来袭,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服用布洛芬来缓解。然而,布洛芬并非 “万能药”,它在带来疼痛缓解的同时,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引发诸多问题。了解其使用禁忌,是安全用药的关键。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这种作用机制使得它在解热、镇痛、抗炎方面表现出色。在临床上,它被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像常见的头痛、关节痛、牙痛等,同时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适用人群
虽然布洛芬功效显著,但它有着明确的适用人群范围。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格外谨慎。
在孕期,尤其是妊娠晚期,使用布洛芬可能导致胎儿动脉导管过早关闭,引发肺动脉高压等严重问题;而哺乳期妇女服用后,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儿童用药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布洛芬的耐受性和剂量要求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6 个月以上的儿童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使用,但 2 岁以下儿童使用时更需谨慎,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肝肾功能相对较弱,布洛芬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使用时也需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布洛芬:联合用药的 “雷区” 需谨慎
与抗凝血药 “冲突不断”
华法林等抗凝血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通过抑制血液凝固发挥作用。布洛芬与之相遇,犹如 “冤家碰头”。布洛芬会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而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至关重要。当两者一起使用,抗凝血效果过度增强,就像给凝血机制踩下了 “急刹车”,大大增加了出血风险,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可能频繁出现,严重时甚至引发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所以,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的患者,若因病情需要使用布洛芬,务必先咨询医生,在严密监测下谨慎用药。
与降压药 “针锋相对”
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降压药,努力工作维持着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但布洛芬却可能成为它们的 “绊脚石”。布洛芬会干扰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维持血管舒张、调节血压起着关键作用。服用布洛芬后,血管收缩功能改变,血压可能出现波动,让降压药的效果大打折扣,血压难以控制在理想范围,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隐患。
高血压患者若要使用布洛芬,一定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降压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雪上加霜”
阿司匹林、萘普生等同样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它们和布洛芬作用机制相似。当同时服用多种非甾体抗炎药时,对胃肠道的刺激犹如 “叠 Buff”。这些药物会抑制胃黏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胃黏膜失去前列腺素的保护,就像失去了 “盾牌”,胃酸更容易侵蚀胃壁,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的风险呈指数级上升。
因此,千万不要自行联用多种非甾体抗炎药,若有相关需求,必须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
注意事项
在服用布洛芬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是剂量问题,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切勿超量。
超剂量服用不仅不能增强止痛效果,反而会大幅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恶心、呕吐、头晕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肝损伤。
其次,布洛芬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为减少这种刺激,最好在饭后服用。
此外,服用布洛芬期间应避免饮酒。酒精同样会刺激胃肠道,与布洛芬同时摄入,会极大地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风险。而且,酒精还可能影响肝脏对布洛芬的代谢,干扰药物疗效,甚至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布洛芬虽然是常用的止痛退烧药,但绝不是毫无风险的 “万能药”。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自身是否适合服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更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谨慎用药。只有正确认识布洛芬的功效与禁忌,才能让它在保障我们健康的同时,避免潜在的危害。
来 源 / 华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