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重要方向,其核心技术突破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2月25日,2024 Web3.0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徐汇落幕。
经过严格评审,共有39支队伍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区块链底层技术突破、数字身份认证、去中心化应用等关键领域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
本次大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香港Web3.0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徐汇区数据局、西岸集团联合承办,聚焦Web3.0、数字身份、数字信任三大关键领域,通过技术竞赛激发创新活力,加速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顶尖高校团队,以及运营商、互联网大厂、初创企业等全球Web3.0产学研领域高端人才参与。
徐汇区作为上海市区块链技术策源地,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支持浦芯研究院、长三角数链等机构,攻关软硬一体、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据了解,浦芯研究院主导研发的全球首个Web3.0底层开源操作系统,突破了区块链系统安全、动态自适应技术等核心难题,为Web3.0开发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技术底座。同时,长三角数链公司打造的国内最大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已完成1200余台算力设备上架,为大规模区块链创新探索奠定基础。
大赛中,参赛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亮眼。香港赛区的参赛项目聚焦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许多团队在共识机制优化、隐私保护增强以及跨链技术融合等方向取得了显著进展。上海赛区的参赛项目探索 Web3.0 与行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智能合约自动化、去中心化身份认证与 AI 驱动等领域,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创新价值的解决方案,为构建更加高效、可信的 Web3.0 创新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徐汇区通过“数链空间”创新载体,汇聚了浦芯研究院、长三角数链、可信区块链测评(华东)中心等顶尖科研机构,以及微软、腾讯、商汤科技等近50家生态企业,形成了“技术+产业+资本”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本次大赛的参赛队伍覆盖高校、企业、初创团队三大主体,充分体现了生态的多元化特征。其中,清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融合RAT与HLLM的多源数据驱动智能用户画像及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检索增强思维(RAT)与分层大语言模型(HLLM)架构,突破传统推荐系统局限。
记者了解到,徐汇区通过政策扶持和平台搭建,持续吸引全球资源汇聚,去年便发布了《徐汇区关于推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对区块链链主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单一企业最高可获4788万元资金支持。
在营造生态氛围上,通过和中国信通院、中国计算机学会等机构的对接,引进2024 Web3.0创新大赛、第七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全球区块链产业峰会等活动,提升区块链技术创新生态主场优势,吸引重大产业项目、优质企业等落地徐汇。
此外,徐汇区与香港、新加坡等地深化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和生态共建,为Web3.0全球化发展铺路。
决赛期间举办的“区块链与Web3.0技术发展论坛”,邀请权威专家,围绕区块链安全、Web3.0产业发展逻辑等议题展开研讨。大赛获奖团队将优先获得徐汇区产业基金支持,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