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2月25日上午9时,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会上公布了2025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新增就业20万人。
这些目标引发香港舆论的广泛关注。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位香港人士,了解他们对深圳发展目标的看法以及对深港协同合作的期许。
对于深圳市提出2025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为5.5%,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表示,“我觉得(这个目标)绝对是可以达到的!”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采访。
长期关注区域法治建设的梁美芬,近年来不断在为大湾区“共享香港的基本法法治品牌”奔走。2023年,梁美芬正式向全国人大代表会提出有关大湾区的“共享香港法治品牌”建议中,提到关于“赋予市场主体选择域外法律适用的权利”。
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本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充分发挥仲裁职能作用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她的建议也得到回应。《意见》的发布,是大湾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能够使更多内地的企业与专业人才走向国际的舞台。规则对接还能有效给企业“松绑”,消除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制度性障碍,对于推动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谈到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5年排名全球第二”时,梁美芬认为,深港两地应“并船出海”,一方面利用香港在“一国两制”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利用深圳既有的科技人才聚集地的特点,实现互补。她强调,深圳在科技产业上是排头兵,而香港在金融体系上也是领头羊,二者的人才必须结合在一起。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首席港澳联络专家黄梓谦对深港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未来的发展肯定会更好”。他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深圳、香港、广州这三地,不论在教育、科技或是人才方面的要素都必须结合起来,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首席港澳联络专家黄梓谦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采访。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凌俊杰以深港产学研在前海的合作为例,展望香港高校科研成果未来如何通过深港进一步协同合作以拓宽市场。他指出,深圳与香港在前海的产学研合作上取得不错成果,目前已有两家香港高校落户前海。他同时进一步指出,香港与深圳还需要更多的沟通,持续推动其他香港高校与前海进行沟通,最大化协助香港高校的科研成果来拓展内地的市场。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凌俊杰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采访。
直新闻注意到,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5.5%、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等议题,成为香港媒体的关注焦点。
香港“文汇网”发布数篇文章解读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以及深圳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就敏锐捕捉到“深圳今年GDP增长目标5.5%”,较北京、上海略高,后者今年增长目标均为5%左右。
此外,香港“文汇网”还对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超充之城”进行了深入解读,发表题为“全球率先实现!深圳超充站、超充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的文章。该文指出,在部署2025年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相关工作时,深圳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世界一流“超充之城”优势。
香港“星岛日报”则关注深港合作平台建设,发表题为“深圳两会:全力推动深港合作平台 新皇岗口岸今年内启用”的文章,聚焦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会深化深港澳合作,指要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建成投用新皇岗口岸,加快推进罗湖口岸改造升级、沙头角口岸重建。此外,又会全力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