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现分化行情,机构认为资产重估趋势不改

AI划重点 · 全文约2468字,阅读需8分钟

1.近期中国科技股出现一定回调,引发市场对后市担忧,但多位业内人士仍认为中国科技资产有望重估。

2.由于AI技术的发展,中国科技龙头公司的估值相较全球可比公司有显著折价,有望进一步打开科技资产重估空间。

3.然而,短期市场增量资金有限,AI上涨难以扩散到其他板块,中期需观察宏观经济能否持续复苏向好。

4.除此之外,市场偏好的提升可能带动中国其他资产迎来重估,使得中国资产整体重估。

5.专家建议关注国产AI算力自主可控和AI应用普及+端侧落地的两条主线投资机会。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DeepSeek的创新突破,引发了资本市场新一轮科技投资热潮。不过,近日部分中国科技股出现一定回调,引发市场对后市存有担忧,科技股乃至中国资产是否仍有望重估?

自A股和港股的科技板块大幅上涨后,进入到本周,中概股大跌,A股DeepSeek、AIGC、AI应用等概念板块出现一定回调,恒生科技指数两日累计下跌2.74%,其中2月25日开盘下挫近4%。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认为,投资人获利减仓引发科技股回调并不意外,这是全球环境决定的,除了AI外还有中美关系等宏观变量影响市场表现。短期回调并不意味着对AI基本面的判断发生变化,市场对AI长期基本面改善仍存期待。

“股价持续上涨的核心,是要能随着时间推移,看到AI对基本面实实在在的拉动。比如:云、数据中心相关的公司,或者拥有垂直数据的公司。”申万宏源策略资深高级分析师陆灏川对第一财经称。

虽然短期科技股有所调整,但多位业内人士仍认为,中国科技资产有望重估,甚至有望带动A股全面重估,但短期市场增量资金有限,AI上涨难以扩散到其他板块,中期要观察宏观经济能否持续复苏向好。

科技股现分化行情

自2025年1月20日DeepSeek-R1大模型发布后,A股和港股的科技板块大涨,而美股科技板块震荡调整。

截至2月20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22.79%,A股的科创综指、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9.73%、7.66%,美股的纳斯达克指数累计小幅收涨1.69%。

根据Wind数据,同期,A股的DeepSeek概念板块累计上涨逾60%,宇树机器人、AI算力等概念板块累计涨幅均超过30%,人形机器人、AIGC、AI应用概念板块累计涨幅在20%左右。

在前期股价狂飙之后,近两个交易日部分科技股出现一定回调。2月24日和25日,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1.19%和1.57%,其中25日开盘下挫近4%;A股前期涨幅较高的DeepSeek概念板块累计下跌近4%,AIGC、AI应用概念板块累计跌幅超2%;纳斯达克指数21日和24日累计跌幅超3%,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24日大跌6.77%。

一些科技股的回调,让市场对科技股的后续行情存有担忧。对此,有机构人士认为,当前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存在资金止盈减仓的风险,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风投资,需对基本面有深入研究。

也有券商人士认为,即使科技板块出现短暂的技术性回调,资金的浓厚参与意愿仍可能为行情提供支撑。

那么,未来资金是否会呈现分化趋势?对此,付思认为,海外投资者的资金流入范围会逐步扩展,会将投资视角从互联网板块最清晰明确的AI受益股,扩展到其他AI相关领域,甚至A股白马公司也可能存在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海外投资者因为AI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有更乐观判断,会提高对中国股票的仓位配置,行业分布上会相对更为均衡,所以会有一定资金流入到A股政策利好的相关领域,中小型科技公司也会被慢慢挖掘,这需要一定时间,但是会发生。”付思说。

中国科技资产有望重估

此轮科技股行情让中美科技股的估值差有所收敛,在此情况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科技资产有望重估。

陆灏川认为,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经过几年熊市后,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科技龙头,估值相较全球可比公司有显著折价;二是DeepSeek低成本+开源+强力的组合,使得AI商用化进程提前,对AI应用爆发持乐观态度;三是看到机会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头部云厂商开始提升资本开支,这会在未来几年内拉动产业链景气度。

“伴随此次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创新力量崛起,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有望继续增加。”平安证券称。

当短期情绪推升估值后,市场重心会重新回到产业自身,即业绩兑现、竞争格局、行业周期景气度等。那么,此轮科技资产重估的空间有多大?

“空间难以提前预判,但预计幅度可观。”陆灏川认为,后续可主要观察产业的进度,包括: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周期,AI应用率先突破的方向和时间点,国产芯片替代的进度等。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芦哲认为,国内的top科技公司与海外公司的市值和估值水平仍有差距,也还有小部分科技行业暂时未实现估值跃迁,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科技产业整体估值有望逐步向全球高水平行列迈进。

除了科技资产外,市场偏好的提升是否也会带动中国其他资产迎来重估,使得中国资产整体重估?

“这是有可能的,但短期内,市场增量资金有限,AI上涨难以扩散到其他板块;中期而言,核心还是要观察宏观经济是否能持续复苏向好。”陆灏川对记者称。

星石投资相关负责人认为,科技突破有望带动A股出现全面重估。“当前A股市场或正出现估值重估的新周期,各个板块都有较大表现机会,无论是具有行业利好的科技成长板块,还是逐渐受益于政策支撑经济修复的顺周期板块,我们对A股市场中期表现仍持较乐观态度。”他称。

增量资金是推动中国资产重估的一大重要因素。

“外资当前对中国资产普遍低配,这是多重因素导致的结果,比如对地产下滑的长期担忧等。近期国内技术突破,确实让很多外资产生了兴趣,但难言打消了全部的顾虑。所以,预计外资确实会有回流,但不宜做过高期待。如果后续经济数据持续好转,可能外资回流会更有持续性。至于国内增量资金,潜力很大,但入市节奏存在不确定性。”陆灏川分析称。

A股后市将如何演绎?

当前科技创新点燃了市场的情绪,但仍存在通胀下行趋势、外部关税不确定性等因素。那么,A股后市将会如何演绎,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对市场保持乐观,AI还是主线机会。如果看到地产见底、通胀拐点,那么市场会更加积极。”陆灏川同时提示称,也要注意风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中美竞争的风险持续存在,地产风险是否扩散,AI发展是否顺利。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称,维持对中国A股和港股的“增持”评级。从基本面和流动性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继续利好H股,但预计A股也有追赶空间,预计将有2%的超额回报。

高盛认为,小盘和中盘A股指数(科创50、创业板和中证1000)将表现更佳,因为对人工智能的敞口更大,且较高的散户持股比例将受益于市场情绪的改善;在大盘指数中,更看好中证500,因在科技和创新领域的敞口更高。

就投资方向而言,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称,泛科技板块的估值和预期目前较高,从基本面的角度选股难度更大,但从成长性的角度看,是投资中国资产不能忽视的领域,看好自主可控的长期趋势下全产业链具备业绩持续释放潜力的公司。

在细分方向上,平安证券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国产AI算力自主可控,包括AI芯片的国产替代、云计算厂商的业务拓展;二是AI应用普及+端侧落地,包括垂类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运营商/金融/制造/教育/医疗等)、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