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九派新闻从会上获悉,武汉今年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20个以上行业大模型赋能应用。
武汉召开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图/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武汉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努力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硬核创新高地、产业集聚高地、应用先导高地。在此背景下,《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于近日正式出台。
据介绍,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近三年年增速超过30%。全市已聚集人工智能企业1000余家,建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等超过80家。
【1】人工智能“十条”围绕应用赋能,突出“用数据、建场景”
“武汉市人工智能发展有很好的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苏新威介绍,此次发布的人工智能政策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应用赋能,进一步突出“用数据、建场景”,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包括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强化普惠算力供给、增强模型创新能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数据开发利用、推动应用场景开放创新、支持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高端人才引育、加强科技金融赋能及附则等共十条。
政策中提到,支持垂直行业大模型开发应用,每年遴选一批性能先进的垂直行业模型,对牵头研发单位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支持应用场景开放创新,每年遴选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对首次获批国家人工智能领域揭榜优胜单位、卓越级智能工厂、领航级智能工厂的企事业单位,给予牵头单位100万元奖励。
同时,每年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算力服务补贴券,对中小企业使用算力服务费用的50%给予最高20万元补助。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中试平台,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1000万元资金支持。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支持,在市重点研发计划中布局一批人工智能项目,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支持。数据方面,每年建设一批高质量数据集,给予每个专项最高200万元奖励。促进数据产品利用,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
“我们将尽快启动项目申报,目前各项政策资金已列入专项预算,”苏新威称,实施细则正在市经信局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汉企通平台上公示,上半年将兑现政策。
【2】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20个以上行业大模型赋能应用
“上周我们还在东湖高新区,与武创院一起落地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用AI赋能新药研发。”苏新威介绍,武汉应用场景丰富,高质量数据多,今年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发挥“场景办”作用,推动20个以上行业大模型赋能应用,打造垂类大模型应用矩阵。
今年湖北新春第一会上,10款湖北产的人形机器人亮相引发关注。苏新威表示,武汉正支持整机企业发展壮大,针对楚材系列人形机器人整机团队,制定落地细化方案和支持举措,推动汉产机器人量产应用;通过整零协同打造核心部件全产业链,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
武汉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智能网联汽车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苏新威称,武汉正高标准建设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推动整车升级,加快关键芯片研发,支持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在更多车型搭载与应用。
同时,武汉今年还将加大人工智能硬件布局。支持龙头硬件厂商在汉生产AI消费终端,谋划推动智能体一体机、AI手机及AI平板、AI眼镜等关键研发和生产项目在汉落地。加快臻想智慧医疗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投产,推进AI手术机器人、AI手术室临床验证,推动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优胜单位相关产品加速推广应用。
会上,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光勇介绍,目前光谷拥有人工智能企业500多家,占武汉市68%,涌现了楚精灵、极目智能、模态跃迁等一批优质本土企业。光谷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武汉市70%。“今年,我们将重点建设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人工智能产业亮点区块,提升人工智能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同时,建设好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设立人工智能专项投资基金,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周光勇说。
目前,武汉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蓬勃生态。苏新威称,武汉正在积极争取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鼓励和吸引武汉广大的企业家、创业者、大学生一起来共创共享。
【3】建设不少于20个高质量数据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据、算法和算力被公认为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海量的高质量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2024年,武汉市发布了首批18个高质量数据集应用案例,其中4个入选全省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应用案例,推动数据资源高效利用,赋能人工智能产业。
武汉市数据局副局长邓绪海介绍,2025年,武汉市将聚焦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科研创新等12个行业领域,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与个人数据分类分级开发利用,建设不少于20个高质量数据集,打造一批驱动大模型应用、赋能实数融合场景,营造合规高效、开放有序、安全可控的高质量数据集开发利用生态。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袁远明介绍,近年来,武汉市高标准建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武汉建成人工智能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超过80个,在时空智能、多模态智能、智能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特色优势。聚焦智能算力芯片、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数据库等重点赛道,近3年先后立项重大专项、重点研发等技术攻关项目超70项,着力解决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此外,充分发挥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作用,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落地。
今年,武汉还将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专项行动,建立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体系。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陈雅岚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