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几天,大家等着急了吧,临时有点事儿,主要去手动算数据了。因为我觉得中国男冰这次亚冬会,只有和韩国队两场比赛,哈萨克斯坦两场比赛和日本队一场比赛,这五场比赛相对来说比较有意义,因此我单独把这五场比赛的数据单独摘出来算一下。尤其是对韩国的两场比赛,因为随后的世锦赛还要进行本年度的四番战,因此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这五场比赛,现场看了铜牌战,直播看了中日战和中韩第一场比赛,以及半决赛和哈萨克斯坦。半决赛打哈萨克斯坦由于自己买的票盲盒开错了,所以是在太平国际机场断断续续看完了整场比赛。
这次比赛,日本韩国可以说尽遣主力参赛,韩国召回了4名海外球员,日本召回了2名。两支球队都非常接近冬奥会预选赛/世锦赛(两个非常重要的国际比赛)阵容,只有3-4名球员的误差。中国队召回了4名海外球员。哈萨克斯坦应该是派出了近几次亚冬会最强阵容,16名球员参加过去年世锦赛顶级组,14名球员有过KHL经验。舒托夫这样的门神都亲临尔滨,可见哈萨克斯坦对此次比赛的重视。中日韩哈的实力都比亚锦赛有所加强,主要把此次亚冬会看作是两个月之后世锦赛的最重要的备战。
郑明举也是中国队非常重要的队员之一
日韩两队是在亚洲联赛2月2号结束之后才集中的,而且是各个球员直飞哈尔滨,2月3号就一次集训,2月4号投入战斗。中国队是集训了一个多月,在多伦多为主。因此,第一场比赛4-1领先韩国队的情况下,被对手逆转,是非常非常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无论从商业角度,推广角度,历史意义诸如此类。
闫俊丞的第二个进球堪称拎着炸药包往碉堡冲的典范
中国队后防线受到了伤病冲击,主力二组后卫鄢睿男骨裂,陈梓蒙脑部受伤。这样导致中国队的后卫带太多了,前锋一度告急,让李智豪和徐朗一度去打了前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队只能用三个组的球员,那体能消耗就太大了。男子的比赛,实力相近,要用到四个组,三个组打四个组,活活被累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队在打日本和韩国的时候,领先的情况下第三节被逆转的重要原因。
鄢睿男对中国队后防打击较大
中国男子冰球队的年龄结构要比女冰要好很多,球队新老队员不存在代沟问题,因此团结是这支球队的标签。这一届的中国男子冰球队应该算从去年在英国的冬奥会预选赛开始组建,经历了一次世锦赛,一次亚锦赛的磨砺,队内的作风相当顽强,精神面貌可以说在国内八大集体项目男子队中最彪悍的一个团队。
球队团结的另外一个标志就是新队员入队之后的融入性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在有队员受伤的情况下,顶上来的球员能够及时发挥自己的实力,比如说于纪龙,本次比赛4G1A,其中对韩日哈的五场比赛1G1A,作用还是蛮大的。另外一个就是韩宇航,这位近30岁的老将是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表现相当不错。这样的融入这在之前的论资排辈,地域纷争的男冰国家队可以说是几乎很少见的现象。
于纪龙首次代表国家队进球
特勤组(SPECIAL TEAM)表现较差,这个主要是老教练PERRY的责任。在和哈日韩的三场比赛中,中国队的多打少22次,只进了1个球,好不容易进的这个球还是在和哈萨克斯坦的5打3打进的。少防多的数据中,25次少防多丢了6个球,成功率连75%都不到。五场比赛有四场比赛少防多丢球。足球里面,一般弱队打强队,能够逆袭的重要原因,一个是防守反击(有防守好的体系),一个就是定位球战术。嫁接到中国男子冰球队身上,就是我们有好的防守体系和亚洲一流水平的门将陈世枫,那么要想超越亚洲强队,中国队需要在多打少和少防多上有所作为。而这个作为就是,需要主教练在这两种战术里要有自己的战术,和套路。很遗憾,自亚锦赛接手以来,中国队在这两个战术很难有所作为,没有套路,这也是中国队场面上非常不错,但是无法拿下比分的最关键原因。
韩国队在亚锦赛输给中国队以来,对中国队的研究要比我们对他们的研究要详细,细致,更全面。最为充分一点的就是,对中国的SPECIAL TEAM完全处在统治局面。韩国队在面对中国队的时候,多打少12次进了4个球,少防多9次一球未丢。而咱们得陈世枫在这两场比赛的扑救率也没有上90%。相对于中国队,在战术细节上基本上没有啥改变和出新,球员组合也相对较为死板。这个对于世锦赛中国韩国之间的四番战来说局面是相对被动和非常不利的。可以说,亚锦赛上战胜韩国队,掩盖了中国队的某些短板。
陈世枫在首战韩国3防5的精彩绝伦的表现引领了全队从2-1走向了4-1
中国队的一组发挥相对稳定,在五场强强对话都有助攻和进球。二组只有在中韩两场比赛中有助攻和进球。而三组基本没有太大发挥,四组基本没有发挥。因此中国队的阵容还是要完善,和补充,而且在关键时刻,尤其是领先的时候怎么打,感觉主教练临场指挥上缺乏了解队员的心态,以及和球员必要的沟通
目前看,亚锦赛和亚冬会,中国男冰在和去年世锦赛的球队相比,球员的个人能力有所加强,球队更为团结,但是战术上来说,进步较小,甚至在吃上任教练的老本。世锦赛面对欧洲球队的压力较大。
亚冬会中国队的表现堪称自2007年长春亚冬会以来最好的一次,拉近了和亚洲冰球强国哈日韩之间的距离,名副其实的重返了亚洲冰球的第一集团。但是距离翻越哈日韩三座大山还有一定距离,其实有的就在山脚或者山腰,能否翻越迎来质变,需要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去证明,“小负” 不能即安,唯有胜利才能证明一切。
期待四月中国男冰世锦赛本赛季的终极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