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首超韩国、占据一半日本市场…中国电视机海外强势逆袭

AI划重点 · 全文约2182字,阅读需7分钟

1.2024年中国主要电视机品牌出货量份额首次超过韩国企业,占据全球市场31.3%。

2.日本市场调查显示,2024年销售的平板电视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国品牌。

3.中国品牌在75英寸以上大屏电视市场取得飞跃性进展,市占率分别达到15%和14.6%。

4.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大量收购国际电视品牌或工厂,提升产品力和市场份额。

5.中国电视品牌的性价比高,产业链优势凸显,赢得各国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屠晨昕

中国品牌在又一条出海赛道“杀疯了”,上演了漂亮的时代大反转。这条赛道就是上一个时代的“客厅主宰”与“三大件”之首——电视机。

据海外网报道,2024年中国主要电视机品牌出货量份额首次超过韩国企业。

英国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视机品牌TCL、海信、小米的合计出货量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达到31.3%,首次超过韩国三星和LG电子(28.4%)。

图片

2019年2月19日,日本川崎,海信集团日本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发售有机EL电视。图源:视觉中国

近期,还有一个消息引发了更为广泛的讨论——日本调查公司BCN的最新调查数据报道称,2024年在日本销售的平板电视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国品牌。

你没看错,昔日的“家电王国”、拥有索尼、松下、夏普、东芝等如雷贯耳电视品牌的日本,如今有超过50%的国内市场份额都是中国厂商的。

在此背景下,近期传出松下将考虑出售或收缩电视机业务的报道,也并没有太令人感到惊讶。

全球高端大屏电视市场劲吹“中国风”

虽然在国内市场中国智能电视出货量创15年来最低,但在海外市场却展现出来了非常强的爆发力,特别是在大尺寸化方面,成为全球第一档的存在。

奥姆迪亚的报告显示,在2020年中韩品牌电视机出货量全球份额还分别是24.4%和33.4%,经过4年的此消彼长,中国品牌已经有了2.9个百分点的优势。

得益于出货量激增,中国电视机品牌的销售额占比也在迅速上升。以销售额为基准,尽管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全球电视机市场仍保持领先,但中国品牌正在逐年缩小差距。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在全球电视机市场上的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的31.9%降至2024年的28.3%,LG电子则从16.5%降至16.1%。反之,中国品牌TCL的销售额占比则从7.4%大幅升至12.4%,海信也达到了10.5%。因此,韩国(三星电子、LG电子)和中国(TCL、海信)电视机的销售额差距分别从2020年的48.4%比13.5%缩小至去年的44.4%比22.9%。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尤为亮眼的是,中国品牌在在75英寸以上大屏电视市场取得了飞跃性进展。在这个高端市场,TCL和海信的市占率分别从2020年的5.1%和4.2%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5%和14.6%。

而在98英寸以上、100英寸以上超大屏电视市场,海信更是分别占据30.3%、58.8%的出货量份额,居全球第一。

韩媒报道称,消费者不再认为中国电视机只是便宜货,专家一致认为,中韩液晶电视之间的技术几乎没有区别,中国公司甚至在超大屏幕电视和AI功能方面获得了优势。

从中国遍地松下索尼,到日本遍地海信TCL

中国电视机畅销日本,近段时间成了国际财经报道的一条焦点新闻。

1月25日,《日本经济新闻》援引BCN调查数据报道称,在2024年日本市场上,中国海信集团以41.1%的市场份额领跑日本市场,其中海信从东芝收购的子品牌REGZA占25.4%,其自有品牌占15.7%。

TCL则以9.7%的份额紧随其后,超越了索尼和松下。

报道分析称,日本家庭对智能电视需求激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冠疫情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耕耘日本市场多年的海信、TCL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从2020年到2024年在日份额增长了约20个百分点。

报道引述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一家电视卖场的日本销售人员的观点称,现在越来越少的日本消费者坚持只购买日本本土品牌的产品,中国品牌赢得了很多日本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大约40年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浪潮推进,中国从日本大量进口家电产品。进入彩电时代后,以松下、索尼夏普为代表的日本品牌几乎垄断了中国彩电市场,日本电视机陪伴了许多70后、80后成长。

在很长时间内,日本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难啃下的家电市场,因为日本电视品牌实在太强。

图片

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中国品牌的逆袭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伴随着产品研发、设计、技术及服务等各方面不断提升,特别是智能化方面优势突出,中国品牌在日本急速攀升。

据欧睿数据,2017年海信在日本电视市场占有率仅为2.4%,到2021年就提高到12.9%,到了去年就以41.1%的份额傲视群雄。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大量收购国际电视品牌或工厂:2004年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2015年松下把三洋电视墨西哥工厂卖给TCL,2016年富士康收购夏普,2017年,海信收购了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95%股权。

在中国国内,人们习惯用手机、平板刷短视频、看直播,电视机越来越卖不动了,但在国际市场卖得越来越好,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110寸级巨屏电视售价竟差十倍,凸显中国产业链优势

中国品牌电视曾经的标签是“价廉劣质”。如今中国头部电视品牌做到了极致的性价比,以及不错的产品力,赢得各国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据日媒报道,以55英寸电视为例,中国品牌有些价格甚至低于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681元),与索尼集团旗下的索尼和松下控股等公司的20万日元左右相比,价格优势显而易见。

图片

图源:界面新闻

更夸张的案例出现在美国。TCL造出了全球最大尺寸的QD-Mini LED电视(115寸),在北美市场售价约13000美元。而三星的110寸Micro LED电视,售价高达149999美元,比前者贵十倍不止。

如此鲜明的性价比优势,让TCL和海信迅速在北美站稳脚跟,2023年份额分别约为16%和15%,仅次于三星的超20%。

强大的供应链是中国电视的“撒手锏”。背靠TCL华星稳定的面板制造技术和巨量的产能,TCL超大屏电视的价格能做到不到三星的十分之一。

中国电视品牌还在海外做了很多本土化营销,赞助体育赛事,扩大知名度。曾有一国外博主做街头采访,居然有当地人以为某中国全球知名电视品牌是自己国家的品牌。

时代的列车不断前行,中国智造加速驶向未来。中国品牌的手机、汽车也正在与电视机一起,走入全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海外网、参考消息、上观新闻、界面新闻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