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回暖”引发热议,但我们好像错怪天气了

AI划重点 · 全文约1625字,阅读需5分钟

1.广州24日阳光闪现,带来融融暖意,但25日开始将迎来小到中雨降水过程。

2.广东省气象台预计,2月25日至27日广东大部有一次小到中雨的降水过程,雨雾趋于明显。

3.由于剧烈回暖对人体健康不利等原因,这波大回暖被认为是“坏回暖”。

4.然而,专家表示此次回暖并非异常剧烈,与历史数据相比,华南地区的最高气温能进入历史同期前10,江南地区也差不多。

5.3月初,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快速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冷势力将一直南下至华南地区,不能被称为倒春寒。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春寒料峭的广州
24日阳光闪现,带来融融暖意。
只是晴天短暂,
25日开始,
广州迎来小到中雨降水过程。

图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广东省气象台预计,2月25日—27日,广东大部有一次小到中雨的降水过程,雨雾趋于明显。2月25日夜间起,受雨雾天气影响,能见度将明显降低。

广州市气象台预计,2月25日—27日,广州有一次小到中雨过程(主要降水时段为25日夜间—26日)。2月28日后,气温、湿度逐渐上升,早晚轻雾趋明显。

网上有消息称,2月24日起,我国将要迎来一波大回暖。因为剧烈回暖对人体健康不利等原因,这波大回暖被认为是“坏回暖”

关注一:什么是“坏回暖”?

坏回暖‌是指一种异常剧烈的天气回暖现象,通常伴随着气温的急剧上升,可能会对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冷空气势力减弱,暖湿气流开始今年的第一波大规模反扑。3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快速回温,局部地区气温达35°,之后气温重回2月下旬初的寒冷状态。在这波回暖中,北方回暖更早更快,而南方由于降水持续,回暖要晚一些。譬如哈尔滨,2月23日已经开始回暖;北京,2月24日;长江流域,2月25日;广州则可能要到2月27日左右。

在这波席卷全国的大回暖中,此前持续湿冷的长江流域将成为本次升温最猛烈的地方,气温累计最大升幅甚至可达20度以上。到3月2日前后,南方30度范围可能会连接成片,广西、海南、云南有可能出现2025年首次35度以上高温。

由于广州所处纬度低、基础气温高,所以市民们对本次升温的感受不会特别明显。

图片

客观来说,将本次回暖冠以“坏”的形容有些夸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冬春之交本来就是气温起伏比较剧烈的阶段,冷空气一来,气温就快速下降,冷空气不来,气温又快速回升。”

和历史数据相对比,此次预计华南地区的最高气温能进入历史同期前10,江南地区也差不多。而黄淮、华北平原北部的最高气温和历史同期极端最高气温相比,就差得多了,远远称不上异常。

关注二:大暖之后接大寒,这是不是“倒春寒”?

3月1日开始,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快速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冷势力将一直南下至华南地区,“截断”此次回暖过程,把气温拉低到升温之前的水平。3月1日、2日,冷空气主要影响江南以北的区域;3月2日至3日,冷空气的步伐抵达江南到华南地区。

但这样的降温还不能被称为倒春寒。“倒春寒”一般指的是进入春季一段时间后、尤其是指春季中后期持续一段时间的偏冷现象,“3月初才刚刚迈入春季,这次冷空气也是很正常的一次短期冷空气影响,还称不上倒春寒。”张涛说。

当然,冷空气并不会善罢甘休,前期的回暖无异埋下了冷暖碰撞的隐患。冷暖气流相遇,将可能撞出今年首个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应引起警惕。

图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关注三:“坏回暖”会带来回南天吗?

通常来说,出现“回南天”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有长时间的低温环境,日平均气温低于12℃至少要持续3天以上;其次要有突然的升温,在长时间低温后突然变得温暖潮湿。但“回南天”还受到多种气象因素影响,并受制于建筑物升温状况等外部条件,预报难度上要比常规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要大。

气象部门解释说,对广州来说,2月28日后湿度会增大,但湿度大不等于回南。所以大家暂时不用太担心。

图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

关注四:与其关心回南天,不如担心干旱

广东的这个冬天,真是快干成“厂东”了!从11月26日到1月20日,广东甚至差不多60天没下雨。流鼻血、脸脱皮、静电……这是不是你这个冬天的噩梦?

这种极端的干旱天气确实诡异。2024年12月中旬以来(截至2025年1月23日,由于拉尼娜形成,我国东部地区受偏北风异常影响,水汽输送条件极差,降水明显偏少。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八成以上,广东、广西、福建、湖北、湖南和江西6个省(自治区)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江苏、安徽、浙江为第二少。

图片

2月21日,广东省森防办召开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和近期全省森林火险形势分析会商会。会议指出,全国两会、春分、清明节期间,全省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气象干旱仍将持续。

据专家研判,拉尼娜将持续到4月,后续气候变化充满不确定性。

2024年是公认的气候灾害大年,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2025年可能又是令人担忧的一年。当然,冬季本就是一年中降水偏少的季节,短期状况不代表全年走向,各界应多多注意波动性的天气发展。

文/张乐怡
参考资料:新华社、中新网、中国气象报、广州天气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