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2025年2月23日下午,察哈尔读书会第十八期于上海如期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察哈尔学会主办,上海海直投资集团承办,以“中美产业‘脱钩’与矿业竞争”为主题,会议参会代表结合自身行业实践各抒己见,理论探讨与务实精神感人至深。
会议在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外滩历史建筑内召开。活动正式开始前,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柯银斌专程提前到达会场,与主讲嘉宾王英良博士、夫人李梦琦会面与谈,并亲力亲为,和会务人员一同布置会场。
本次读书会的讨论话题主要是:1.矿产作为自然资源在中美竞争中会扮演什么角色?2. 美国在国内与国际的矿业产业动员能否冲击和削弱中国在全球的矿业链路优势?3.中美关键产业“脱钩”的最终走势会如何?
领读人王英良博士主要围绕《中国产业的国际合作与竞争》这一自选题进行了综述和观点剖析。王博士认为,近年来中美两大国间从关税冲突到矿业冲突都没有明显缓和的迹象,美提出的“关键矿产联盟”在实质对冲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中美两国竞争都同步强调军民两用工业作为后盾的背景下,尤其是中美两大军事大国面临战争风险的现实下,这就需要足够的矿山和矿藏、供应渠道及稳定的供应商,而特定原料的生产国和地区权重显然会被抬升。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国之间的竞争以及基于产业而形成的商业关系的冲突正在深刻地影响中美关系”,且目前无解。长期关注中企在全球矿业开采的美国非政府组织及其污蔑中国全球采矿过程中违反人权问题值得注意。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导致的矿业版图分裂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王英良博士领读发言后,读书会进入嘉宾研讨环节。该环节由柯老师授权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鹏博士主持。韩中人民与经济同行促进会副会长,察哈尔学会副理事长邓奎结合自身的一线从业经历,主要就韩国方向的中韩半导体产业合作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
依序发言的上海海直投资集团王洪权总经理、越南思丽医美公司李泽总经理分别就各自企业开拓柬埔寨电动车市场、越南服装与医美市场进行了探讨。两位总经理就所参与的行业主谈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在非高科技、关键矿产等领域,中外产业链之间仍然对接得特别紧密,他们也非常希望自身行业不受中美冲突影响,因为企业即使要将传统市场做大做强,欧美市场作为最终终端仍是努力目标。
《中欧商业评论》研究总监、北京师范大学MBA校外导师齐卿先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MBA中心主任谢佩洪教授则从产学研贯通逻辑中“研”的角度,对结合外资商协会调研反映出的当前国际经贸合作与竞争,宏观国内营商环境和“企业出海”未来图景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各位企业家对两位专家提出的如何判断营商环境的标准问题很感兴趣,并就此互相启发。特别是谢教授在22日参加察哈尔读书会第十七期后连续参加第十八期读书会,特别令与会者感佩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治学精神。
两位女企业家代表,上海爱普华顿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政府关系总监张恩然女士和上海宇琦世纪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梦琦女士则更加紧密结合自身从业方向,和与会者交流了相关心得体会。她们对国内行业“内卷”体会尤为深刻,对海外市场的研究正在跟进阶段。
最后两位重磅企业嘉宾,苏州和阳集团国际业务总经理杨东庆先生和上海寰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王清兵先生则结合和阳集团对外投资特别是意向在美国设厂,以及从战略投资与国际金融角度看待当前产业国际合作与竞争和与会者交换了意见。多样行业的多种跨国合作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复杂多元,企业提供的解题方案可能与政治形势大相径庭,但企业期盼“确定性”是一个永恒追求,广大企业希望政治应守住基本底线,提供稳定性而非不确定性,以降低经营成本,使经济与社会各美其美,实属肺腑之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鹏博士也就近期的对上海外企系列调研进行了交流。他特别指出对外企在华经营和外企集聚园区的动态把握问题,以及可以就相关情况与中国海外园区发展进行比较研究,产生更好的当前产业国际合作与竞争研究成果。
最后,会议在柯银斌研究员的小结下圆满完成。本次读书会中的观点碰撞和共鸣,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十分期待读书会后续继续在上海召开。
(供稿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