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姚林:扎根“三农”沃土 情系乡村振兴

玉屏投稿邮箱:weiyuping1984@qq.com


市人大代表姚林

扎根“三农”沃土 情系乡村振兴

  从毅然辞掉“铁饭碗”到成为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农人”,他借科技之力“挖走”挡在乡亲们致富道路上的“大山”,他的故事记录着新农人为“三农”带来的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气象。
图片
  提起铜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姚林,当地的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
  今年是姚林履职铜仁市人大代表的第4个年头。4年间,他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议案传递民声,让乡村振兴的温度可感可触;4年间,他提交的关于“服务三农”的建议和写下的履职感言记录了他走访过的上百个乡村、上千个农户的点点滴滴,“替农民分忧、为养殖户说话、心系三农事业”是他履职的主要轨迹;从事农业行业以来,他步履不停,以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中心为支点,撬动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变革,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图片
  近日,记者来到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姚林正与合作社员工一起检修农业机械,为接下来的春耕做足准备。
  “等天气晴一点,我们这些机械全部将投入用于春耕种植,所以现在把机械检修工作做好,避免影响春耕进度。”姚林笑着说,目前他们已经接到了超5000亩的种植订单。
  一直以来,生活在农村的姚林意识到目前农村存在着部分耕地撂荒的难题,为此,姚林协同乡村干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经过多次排摸并与农户协商后,他决定通过承包荒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图片
图片
  “我主要是承包村民闲置的荒地,通过开荒种植水稻发展经济,付给村民租金,这样对于村里年纪较大的村民有利,可以让他们获得一些收入。”姚林说。
  2019年,姚林与长岭供销社以及另外几位农民一起成立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特色产业”模式,为群众提供农机耕种、无人机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全县农业产业大坝建设,在田坪镇彰寨、新华、五里桥,朱家场镇茅坡、水田等5个坝区流转土地2000余亩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机手一年四季有活干、有收入。
图片
图片
  农机手从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32人,农机设备从成立之初仅有的4台旋耕机发展壮大到有旋耕机、起垄机、开沟机、收割机、无人植保飞机、插秧机、育秧粉碎机、育秧播种机等设备76台,其功能覆盖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储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成立以来为群众开展机耕、机插、机管、机收等农业社会化服务16.58万余亩次,服务范围涵盖玉屏、万山等周边10个区县。
  姚林还发展了山鸡养殖、蔬菜种植、黄桃种植。在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五里桥村黄桃基地,280余亩的黄桃苗已剪枝完成,朱家场镇和田坪镇共种植的西兰花200亩也即将收成,准备收成后送往铜仁各区县、湖南等大小超市售卖。
图片
  铜仁市两会期间,姚林代表针对乡村发展痛点,提出关于打造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建设中心的建议,倡导推广农业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式的发展,让农业从产前产中产后融合式推进发展。
  他扎根“三农”沃土,对“三农”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他说,“乡村振兴需要产业、生态与人才‘三驾马车’并驱,要让乡村既有‘金山银山’,也有绿水青山。”下一步,他将继续带着团队一起坚定不移推动山区农业机械化、社会化发展,为家乡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来源:梵净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