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光大银行董事会已聘任马波担任首席风险官,这是该银行首次设立该要职。
2.马波现任光大银行光大金融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院长、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兼智能运营中心总经理。
3.光大银行在设立首席风险官之前,由杨兵兵担任风险责任人,起始于2021年5月。
4.由于宏观经济持续放缓,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85.22亿元,比上年底增加10.4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跟上年底持平。
5.同时,光大银行还暂未设立首席合规官,预计不久后将会设立。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刚刚,这家“近七万亿”资产规模的全国股份制银行,罕见谋划落地了一个“大动作”,引发市场关注和热议。
这家知名股份制银行就是中国光大银行,据其最新公告披露,该银行董事会已聘任马波担任“首席风险官”。熟悉该行的都知道,这是其首次设立该“要职”,意义非凡。
来源:密探财经图库
目前,马波还现任光大银行光大金融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院长、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兼智能运营中心总经理。其于1999 年进入光大银行,曾历任总行稽核部、信贷控制部、风险管理部、智能风控中心、信用卡中心等多个部门要职。
另据悉,光大银行在此次首设“首席风险官”一职之前,在“董监高”管理层序列,由杨兵兵担任该银行“风险责任人”一职,起始于2021年5月,同时还是该行党委委员、执董、副行长等。
就首席风险管而言,从最早的“国有大行”建设银行率先于2006年试水设立“首席风险官”一职,开启了“总行首席风险官—分行风险总监—支行风险主管”的风险管理垂直体系。
银行首席风险官,又具体做什么?据建行早期曾介绍,主要负责建立银行整体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策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参加全行层面的重大决策过程,直接向行长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作为牵头审批人参加信贷项目审批工作,协助行长或授权副行长组织制订其全行风险管理与内控相关政策、业务流程改进方案和管理制度等。
一直到时隔10年后,原中国银监会于2016年9月正式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其中第十五条要求,规模较大或业务复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应当独立于操作和经营条线,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最近这两年,宏观经济持续放缓,实体经济又不景气,国内金融体系又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体系首当其冲承担了很大风险,不良信贷资产规模剧增等,使得该从源头抓起的“风险管理”格外重要。
截至2024年三季报末,光大银行总资产规模6.88万亿元,比上年底增幅1.65%。其中,存款余额4.02万亿元,比上年底下降1.79%;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9万亿元,比上年底增长2.91%。
该期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85.22亿元,比上年底增加10.4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跟上年底持平;拨备覆盖率170.73%,比上年底下降10.54个百分点。
去年底,国家金监总局还印发了《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其中第十三条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首席合规官是高级管理人员,接受机构董事长和行长(总经理)直接领导,向董事会负责”。
目前,光大银行还暂未设立“首席合规官”一职。外界预期,这应该不会太久。年初以来,光大银行就多次被吃罚单。
比如2月上旬,上海分行被罚150万元,主要系员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时任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潘志超因此被警告并罚5万元,时任光大银行上海徐汇支行副行长周宏斌因此被禁业5年,时任光大银行上海北外滩支行行长助理李荣因此被警告并罚5万元,时任光大银行上海徐汇支行零售理财经理陈颖因此被终身禁业,时任光大银行上海北外滩支行理财经理张伟来因此被终身禁业。
今年1月下旬,光大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反洗钱等11项违法事实被央行罚没1878.8万元,有12名责任人牵涉包括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违规事实被罚75.6万元。
据相关统计,光大银行及旗下分支行、员工2024年吃的监管罚单的频次、罚金数额,均较2023年有大幅增加,其中罚金4200余万元,大增近9成。
如此看来,光大银行当前为适应市场新变化而新设“首席风险官”,与经营、操作条线形成更独立有效的“防火墙”,也亟待设立“首席合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