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个人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官方唯一授权中文版重版归来,受到众多读者关注。
2.万斯通过大学教育跻身精英阶层,完成社会跃迁,并将自己的经历和对美国白人工人阶级命运的反思写成一书。
3.《乡下人的悲歌》在美国已是千万级畅销书,曾创下单周销售136000册的纪录。
4.万斯的特殊经历对理解特朗普当选和执政的社会基础、政策逻辑以及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除此之外,万斯还在积极反哺生养他的母亲,尽己所能参与到母亲的戒毒治疗中。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雯
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个人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官方唯一授权中文版重版归来。
早在2017年,这部作品就推出过简体中文版,如今,又在众多读者的呼中返场。
2016年,美国80后寒门弟子詹姆斯·戴维·万斯(J.D.Vance),通过大学教育跻身精英阶层,完成社会跃迁,并将自己的经历和对美国白人工人阶级命运的反思写成一部社会洞察实录:《乡下人的悲歌》。
2024年,时值40岁的万斯成为美国副总统。未来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政策将走向何方,这些我们从《乡下人的悲歌》中可以窥见一二。
《乡下人的悲歌》 作者:J.D. 万斯 著 刘晓同 庄逸抒 译 出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时代华语图书
《乡下人的悲歌》在美国已是千万级畅销书,曾创下单周销售136000册的纪录;由万斯参与制作的同名电影于2020年面世;但有关这本书的争论仍在继续。
万斯的寒门家族可以追溯20世纪40年代,他的阿嬷未成年就奉子结婚,与他阿公从肯塔基州杰克逊的一处小山坳搬到俄亥俄州的大城市米德尔敦,成为钢铁工人。他们因美国制造业的兴盛而生活相对优渥,养大了三个孩子。
第二代人却各有各的不幸,万斯的舅舅还算幸运,读夜校后18岁就离家找工作安身立命;姨妈16岁高中退学,家暴让她的婚姻如同牢狱;万斯的母亲虽高中毕业,却因18岁怀孕而放弃读大学,一生不断结婚离婚,一度染上毒品,性情暴躁,差点亲手杀死万斯。万斯在破碎的原生家庭中战战兢兢地成长到十年级。与阿公阿嬷同住三年,成为改变他糟糕人生的起点。
“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知道,在白人工人阶级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压力。我的外祖父母所代表的是一种:老派、默默的忠诚、自力更生、勤奋努力;我母亲和我们社区越来越多的人所代表的则是另一种:消费主义、与世隔绝、愤怒、不信任他人。”
“这本书讲的是,在不利的条件下,人们是如何用最坏的方式来应对的,讲的是现在的美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鼓励社会的溃败,而不是抵御腐败。”万斯的特殊经历对理解特朗普当选和执政的社会基础、政策逻辑以及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万斯在他的书中用很大的篇幅讲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和悲苦的童年经历,在心理学上,童年不幸经历即童年创伤(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简称ACE,其后果可能影响成年生活。
万斯也是幸运的,“幸好有阿嬷和阿公在,我没有完全陷入那样的感觉。而海军陆战队则为我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如果说我在家习得了无助感,那么海军陆战队则让我学到了希望感。”
从部队归来后,万斯在耶鲁法学院交往的女友乌莎,也是他后来的妻子,让他深刻意识到并努力修正自己从家族里继承的逃避问题的性格。去乌莎家时,万斯惊讶地发现,“乌莎的母亲没有在背后说她父亲的坏话,亲朋好友也没有满嘴谎话或背后伤人,姑嫂之间也和和睦睦的。”他们做了ACE测试,万斯高达6分,而家庭幸福的乌莎是0分,“有些人一次童年创伤都没有真是不可思议。”在女友的帮助下,他逐渐克服了乡下白人长期面临经济衰落、尊严丧失和身份认同危机的思维定式。
虽然《乡下人的悲歌》被很多人视为强调个人奋斗,忽略更深层的社会背景,但不可否认的是,万斯努力摆脱原生家庭和童年不幸,通过高等教育完成阶层跃迁、不断修正自己性格缺陷的精进之路是积极而正确的必经之路。他的成功,也激励了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读者,用同情和理解取代怨恨。脱胎换骨的万斯也在积极反哺生养他却也是他灾难来源的母亲,尽己所能参与到母亲的戒毒治疗中。
今天的世界已不再是万斯当年书写《乡下人的悲歌》时的样子。但作为“美国蓝领代言人”的万斯在书中描绘的白人工人阶级的经济困境、社会流动性下降和文化失落感,仍然是当今美国社会的重要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