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越来越多的家长考虑不给孩子购买智能手机,认为读高中之前的孩子并不需要智能手机。
2.专家表示,孩子需要的只是打电话功能,而家长却一股脑地把tiktok、ins、聊天软件等社交软件和游戏APP都送给孩子。
3.然而,国外多项大型研究显示,孩子们把智能手机带到学校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
4.事实上,许多国家已经推出了禁止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的法规,如法国、意大利、荷兰等。
5.为此,家长们可以在决策之前,确保孩子已经具备了掌控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掌控的成熟度。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悠悠妈德国育儿(ID: yoyomadeguo)
我去年发现5年级女儿是全班唯一没有手机的孩子后,很多姐妹一直在关注后续,时不时就问我:给悠悠买手机了吗?如何和孩子约法三章呢?
我前段时间听了学校推荐的这方面讲座,又对孩子使用手机做了一些研究,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收获。
先说答案:我们没有送悠悠手机。我研究得越多,越觉得不应该送孩子手机!
有人说,我家孩子有智能手机,但是TA不沉迷,平时就是用来在外面打电话和父母联系,孩子还经常忘了充电把手机带身上呢。
在我看来,不沉迷并不是构成送孩子手机的理由。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智能手机,才是我判断送与不送的唯一理由。
而我真心觉得,读高中之前的孩子并不需要智能手机,特别是不应该把手机带到学校使用。
像上面那种情况,听起来孩子根本就不需要智能手机。如果只是打电话跟父母汇报行踪,那么手表或者老式按键手机就够了,为什么一上来就送孩子智能手机呢?
我问过的所有德国父母也都跟我说,他们给孩子智能手机,主要是因为上中学了,孩子每天自己上下学,方便和父母联系,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定位。
如果只是这个原因,为什么不送诺基亚或者手表,要一上来就送智能手机?(看定位买个追踪器就可以了,亚马逊上中国制造一搜一大把,物美价廉,悠悠每天都带着。)
孩子需要的只是打电话功能,父母却一股脑地把tiktok、ins、聊天软件、各种社交媒体和游戏APP都送给孩子了?
到底是为什么呢?
也有人说,我虽然送了孩子智能手机,但是社交媒体都不准TA接触和下载,孩子的手机里没有安装这些APP。
这么说的话,岂不更加说明没有必要这么早送孩子智能手机了吗?
悠悠同学的妈妈说起隔壁班有个孩子用的是按键式诺基亚手机,我觉得很酷!可是她说那看起来怪怪的,与众不同,担心孩子因此被排挤(可是她又说目前并未被排挤)。
而她给孩子买智能手机的另一大原因就是不希望影响孩子社交。
专家还建议志同道合的家长建立社群,联结起来,互相支持鼓励,更容易坚持下去。
她给听众推荐了一个叫 smarter start ab 14 的网站(网址是www.smarterstartab14.de)
这个网站由跟我想法相通的德国父母建立,旨在倡导父母不要送给14岁以下的孩子智能手机,16岁前不要使用社交媒体,并推动德国立法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smartphone free school)。
网站上有请愿书,只有签的人多了,才会引起国家重视。
我已经签了!
14岁这条线,在德国都已经很难实现了!很多小孩读小学就有智能手机了,看得我瞠目结舌。
对于10岁孩子需要用手机来社交这事,本身就让我挺气愤的。
我理想中的10岁孩子,应该把时间花在与人面对面的社交上,而不是用手机聊天。
长大后天天都要用手机,以后的生活都要被虚拟世界占领了,童年就那么短暂几年,一段本应好好活在当下的美好时光,难道不该尽量用在体验真实世界以及面对面的交流上吗?
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推出了禁止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的法规,而德国还没有行动!
法国:第一个实行手机禁令的国家。早在2010年,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就被禁止。自2018年起,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禁止在课间休息和学校活动期间使用数码设备,但不包括高中 (文法学校)。如有违反,学校有权暂时没收设备。
意大利:自 2024 年夏季起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此禁令在整个上课日都有效,课间休息手机也应保持关闭。从2024/2025学年开始,即使是出于教学目的,也不能使用智能手机。
荷兰:教育部发布指令,强烈建议禁止在教室使用手机。该指南从2024年夏季开始适用于小学、特殊学校和中学。只有获得明确许可才可在教室使用智能手机。
瓦隆(比利时):自 2024 年夏季起,学校禁止使用智能手机。
英国:于2024年2月发布一项指导方针,呼吁学校禁止在课堂和休息时间使用私人智能手机。学校自行决定如何实施禁令。去年夏天,议会议员更是讨论了实施更全面禁令的可能性,该禁令可能适用于所有 16 岁以下的学生(包括课外时间)。
爱尔兰:为确保孩子们能不受干扰地上课、集中注意力,爱尔兰计划购买价值900万欧元的智能手机外套。这些袋子里装有手机,只有用特殊设备才能打开。爱尔兰没有全国性的禁令,但许多学校出台了自己的校内政策,从上课时间的禁令到对年龄较小学生的限制。学校自己决定如何严格规范使用。
新西兰:执政的国家党在2024年4月新学年开始时发布了一项禁令,不同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执行该禁令。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在上课前上交手机,或在校期间将手机放在储物柜或书包中。
奥地利:奥地利教师工会呼吁禁止校园内使用手机。
澳大利亚:几个州正在出台禁止在学校使用智能手机的措施。例如,在维多利亚州,自 2020 年起就禁止在上课期间使用。这条规定是为了防止手机干扰课堂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 (Christopher Luxon) 领导的新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以鼓励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这项禁令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机对学生的干扰,改善学习习惯。
美国:各州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在洛杉矶,所有学校都禁止使用手机,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幸福感。研究表明,花在手机上时间较少的学生更少感到压力或抑郁,并且能够更专注于学习。
匈牙利:一项新法律禁止在校时间使用手机,除非课程明确需要。该项法规旨在提高学业成绩并加强学生的社交互动,因为网络霸凌和沟通技巧下降已被视为问题。
我最近一直在跟悠悠聊,为什么不给她买智能手机,聊网络的危险,聊社交媒体的算法如何鼓励传播仇恨情绪,聊独立思考不从众的重要性,聊时间应该怎么花,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德国专家也给出了一份fit for智能手机的清单,孩子要达到以下的成熟度,才适合拥有智能手机,大家可以自行测一下自己孩子:
总之,给不给孩子买智能手机,不是一个一拍脑袋就可以做出的决定。
在决策之前,首先要确保孩子已经具备了掌控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掌控的成熟度。
家长们平时可以多和孩子探讨自己对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态度。只有充分知晓手机和网络可能带来的风险,孩子才能做好使用手机的准备。
为了不让孩子感受到社交孤立,我和马克思正在考虑折中方案:
给悠悠申请一个手机号,用来注册Whatsapp账号,但是这张卡安装在我的手机里(双卡手机),她的Whatsapp账号也只在我的手机上登录。
这样她可以加入班级群,get同学们在群里的聊天。但同时她不能时时关注和收到信息,因为她没有自己的手机。
她在干正事需要专注的时候,不会被消息打扰;等到她休息放松的时候,我会让她看Whatsapp上的消息。
她还可以把她的手机号告诉同学,需要约玩的话,同学打她电话或者发信息都可以。我不接她同学的电话,看到是打给她的,我会把我的手机递给她,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的独立性。
悠悠对这个方案比较满意,她承认,她有自己的平板,手机对她来说意义不大,只要能加入班级群她就能接受。
哎,养孩子真的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烦恼啊!
以前的我万万没想到,悠悠上中学后的头号挑战竟然是坚持做班上最后一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