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不到两个月,6家A股公司涉信披违法违规被查

AI划重点 · 全文约1926字,阅读需6分钟

1.2025年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里,6家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多事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2.清水源、思科瑞、云内动力等公司在被立案之际,还吃了证监局罚单。

3.由于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部分ST公司可能因此拉响退市警报。

4.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或其家属因涉嫌短线交易股票被立案。

5.证监会表示将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从严惩处。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资本市场监管严字当头,“零容忍”态度愈加鲜明。

第一财经据公告梳理,2025年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有6家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多事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或其家属,因涉嫌短线交易股票被立案。

记者关注到,多家公司在被立案之际,还吃了证监局罚单。而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若处罚落定,部分ST公司或因此拉响退市警报。

图片

多家上市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记者据公告梳理,年内至今,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有6家,为云内动力华扬联众*ST中程清水源思科瑞以及ST英飞拓

从立案原因来看,上述6家公司均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记者关注到,多家公司在被立案之际,还吃了证监局罚单。

清水源1月17日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主要与全资子公司河南同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原股东所涉及的刑事案件及业绩承诺事项有关。

同日,该公司收到河南证监局出具的罚单,被罚原因是公司2016年至2018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因此,公司被责令改正,董事长王志清等5人被出具警示函。

思科瑞1月中旬披露,公司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及《立案告知书》。其中,因2022年年报多计营收996.04万元、多计利润总额753.33万元,公司被四川证监局责令改正,张亚等3人相关责任人被出具警示函。

同日,思科瑞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事发信披违法违规。

云内动力在此次被立案调查之前,就吃了证监局罚单。该公司1月上旬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近一年前的2024年4月,云内动力及其控股股东以及相关责任人就因信披违规遭证监局处罚。

据披露,云内动力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控股股东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云内集团”)未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上市公司独立性等;云内动力现任董事长杨波、时任总经理代云辉、时任总经理宋国富等人,对公司违规行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主要责任。

综上,云南证监局对云内动力、云内集团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对杨波等人采取监管谈话并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若处罚落定,部分ST公司或因此拉响退市警报。

*ST中程1月中旬称,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若后续公司被认定的违法违规事实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近期,*ST中程披露立案调查进展并提到,截至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证监会的调查尚在进行中,公司尚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华扬联众实控人再遭立案

年内,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及高管,则涉及ST天圣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群,振华股份总经理柯愈胜,华扬联众实际控股人苏同,新开源董事赵威等。

部分公司及实控人同时遭立案。上月,华扬联众披露,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证监会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苏同立案。

这已经是苏同三年里第二次被立案。2022年年底,因涉嫌操纵市场,苏同和公司副总经理杨宁被证监会立案,一年后两人共计被罚款900万元,并分别被禁入证券市场10年。罚单落地之际,2023年11月初,苏同辞去了董事长一职。

也有上市公司高管或家属存在短线交易的违规行为,因此被立案。

振华股份上月中旬公告称,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公司总经理柯愈胜被证监会立案。

去年3月下旬,振华股份曾披露董事亲属短线交易的致歉公告。其中显示,2023年8月21日至2024年3月19日期间,柯愈胜之子柯彦廷在前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卖公司股票,共计买入54.22万股,共计卖出52.9万股,最终亏损2380.44元。

彼时,公司称,柯彦廷上述违规交易行为系误操作造成,不存在利用短线交易、内幕信息谋求利益的目的,不具有短线交易、内幕交易的主观故意。

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新开源,该公司董事赵威于上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样事发短线交易。据披露,因其亲属误操作新开源股票涉嫌短线交易,证监会决定对赵威立案。

再度释放从严监管信号

就在近期,相关部门再度释放从严监管的明确信号。

上周五(2月21日),最高检、证监会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检察机关将坚持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持续加强与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证监会将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违规减持等恶性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从严惩处,持续巩固并不断加强资本市场执法高压态势。

据披露,2024年,证监会查处包括财务造假在内的信息披露违法案件135件,同比增长17%,居各类案件数量之首;处罚操纵市场案42件,案均罚没款约1.2亿元,居各类案件罚没金额之首。

“发布会再度凸显严监管、强协同、重实效的证券违法犯罪打击态度,进一步夯实了资本市场法治化、规范化运行基础。”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宏伟分析称,未来,随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深化、立体追责体系完善、科技监管手段升级,证券违法犯罪成本将持续抬升,市场各方主体的合规意识与责任担当将显著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与此同时,也要注重标本兼治和源头治理,激活证券交易所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机制,倒逼上市公司以及相关的证券中介机构提高合规水准,完善公司治理等。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