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西出阳关故人来 | 衣公子

图片


公子的剑——从商业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


近年最大的惊喜是,打破固有认知。

之前我们哀叹,“这轮AI中国严重落后”、“中国做不出3A游戏”、“中国不擅长文化输出”、“电影行业彻底不行了”,但是这些领域,突然涌现出了DeepSeek、《黑神话·悟空》、宇树机器人、哪吒电影。而且都是聚光灯之外的玩家,以一种前人没有预见的方式,默默耕耘,再突然绽放。

以上这些创举发生在杭州、北京、成都,也就是中国繁华的一线和超一线城市。我姑且把他们成为中国的“东部叙事”。

另一个同样打破我固有认知的领域,在中西部。固有认知里,消费看东部发达城市,市场大,创新多,但是这几年,中西部消费越来越猛,增长强劲。社会零售增速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3.6亿元,同比下降2.7%;上海,同比下降3.1%。但是中西部城市普遍强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24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943.44 亿元,同比增长 7.2%,增速排名第一。

消费上呈现了,“东部降,西部升”,2023年,中西部地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到24.4%和20.8%。西部消费和经济的兴旺,我把其称为中国的“西部叙事”。

仔细一想,发生在东部和西部的悄然变化,其实有一个相同的底层逻辑:得益于中国适度超前的基建投资。西部,受益于高铁、高速、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普及。东部,受益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而背后,是另一个适度超前的基建——前瞻性的大学扩招,叠加我国对于理工科教育的长期投入。目前,我国每年理工科毕业生约600万人,占全球新增工程师总量的40%。STEM人才存量超6000万人,相当于德国总人口的70%。

我的另一个感触是,从适度超前的基建,到突然绽放的商业成果,中间还有一个美妙的催化剂,那就是市场经济、市场规律。正是这一层,让我特别感慨,这个环境里,个体更要利用好中国的独特优势,顺势而为。

从最好的基建条件,到极致的商业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市场发挥作用,需要清晰的谋划、坚定的定力、巧妙的执行。随着DeepSeek、游戏科学、哪吒们的爆火,相信大家最近都听了很多梁文锋、冯骥、饺子的抉择和起伏。

而“西部叙事”里,从基建到成果,内容更丰富,电商、平台经济在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朝王维在长安边的渭城送别友人元二,写下了这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理解这份分离的痛楚。当时远赴西域,不仅通讯交通不便,而且是一场艰难、危险的旅行。就像另一位大诗人岑参在《碛中作》的描写,“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中西部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要从西部大开发的国策开始,一代人的付出在西北大地上竖起无数超级工程、人类奇迹。从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到成渝经济区,“一带一路”倡议,再到2014年兰新高铁通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后来又有了2022年开始的东数西算工程。至此,在国家的方针里也清晰地指出,西部大开发从“输血式”基建投入转向“造血式”产业培育

要想富,先修路。这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百试不爽,但是在人口稀疏的中西部,却遇到新的难题——由于人口极为稀疏,缺乏规模效应,先进的基建网络,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基础设施利用率极低。国家统计局《2021年西部交通运输发展公报》里指出,西部铁路货运密度为东部21%,高速公路空驶率高达43%。

图片
图:典型的牧区居民,地广人稀,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路修了,却没人用,令人惋惜。王之涣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甘肃人当代的感慨却是“快递不度玉门关”。当电子商务已经在东部杀成价格战,各大店铺还有一行小字,意思是——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由于物流成本高,不包邮。甚至不发货。

中西部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的背后原因也是比较清晰的,一个恶性循环:没有规模经济——商家不布局不生产——消费者不消费。

堵点正是规模效应。而破局之道,是把问题丢给市场。正好,平台经济有一个强项——挖掘、整合、利用规模效应。

中西部基建不断完善,平台经济也不断涌现新业态,2022年,拼多多先是实行“中转仓”——商家只需将包裹寄送至中转集运仓(最早是西安),然后交给平台通过第三方物流商统一发货至目的地。平台来做运输、分拣、投递等环节的资源整合,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

商家参与中西部市场的意愿大大加强,随着订单量上涨,单位运费因规模效应下降。自2022年始,拼多多尝试将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偏远地区变成“包邮区”。

再到2024年9月,拼多多推出“中转费新政”,承诺商家在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配送商品时产生的物流中转费,全部由平台承担。为此,中西部逐渐坐实“包邮区”的地位。之前,西藏拉萨的一位消费者网购行李箱,配送费需要30元。新政后“再次拼单”,发现同款商品包邮了,无需再自掏邮费。

市场规律,真大的魅力在于——多赢。中西部居民是一次消费升级,不像遍地工厂的东部地区,西部商品贫瘠,消费者选择少,现在接上电商,多了选择,获了便利。商家多了一块广阔的市场,事后证明中西部消费潜力巨大。平台也有获得,虽然掏钱补贴,但是抢占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心智。

还有一层多赢,在社会层面,国家重金打造的先进基础设施,被很好地用了起来。基础设施,用得越多,越能赢得新的投资和升级,围绕物流,民间的配套投资接踵而来。随着物流基建越来越好,商品的“进村”,促进中西部产品的“出山”道理很简单,一箱箱拉着东部商品的车皮来到中西部,放下货,不愿意空车回来,于是低价售出空车装载量,装上西藏松茸酱油、墨脱红茶、甘肃环县羊肉、天水花牛苹果……再呼啦啦往东部运。

衣公子居住杭州,但喜欢吃牛羊肉。这两年肉眼可见,江浙沪路边餐饮,西北菜越来越多,主打一个肉好,从西北直运而来。老板和我聊起,感谢物流公司。我说,也要感谢你老家亲戚,在拼多多等电商买买买,空车也要回杭州,索性拉上羊肉牛肉等特产。这就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动体现,电商西进,特产东出,消费花钱买实惠,同时促进了本地的产业和收入。

王维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是现在,内蒙牧民能吃上海南的榴莲,甘肃的农民吃上江苏大闸蟹,从包邮送货到上门退货,已经和江浙沪无异。不仅是经济活力,更是国家认同。习惯南方的我现在来到西北,生活便利上已无大差别,这真是,“西出阳关故人来”。

DeepSeek们打破固有认知,增强市场的信心。而西部的变化带来的信心,一点不亚于前者。消费振兴、就业转移,伴随更深入的西部大开发,中欧班列,打通陆海新通道,中西部正在悄然成为中国消费和对外开放的冲锋者,悄然拨动自己命运的轮盘。

背后的成功经验一脉相承,国家在既定战略方向的坚定投入,同时相信市场,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我常打一个比喻,国家好似农场,中国的优势就是永远有一群勤勉的园丁,保证我们这个农场的食材最好最新鲜,而我们这些市场主体,就是厨师,需要做的是发挥创意,保持恒心,把握时代机遇和方向,在自己的领域探索创新模式。当大战略和市场规律,相辅相成,殊途同归,最终给我们这个时代呈上一道道惊喜又美味的佳肴。

图片

微信:yi_gongzi(加微信需注明身份,事由)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3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