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回暖!@赛罕人,准备好脱棉袄了吗?

赛罕区天气


天气趋势

预计,未来一周赛罕区一直保持升温态势,24日最高气温预计仅2℃,到3月1日最高气温可升至14℃。

图片

影响与建议

1、建议公众适时调整穿衣,一早一晚气温仍低迷,早晚出行仍需做好保暖措施;
2、设施农业加强棚内温度监测,适时通风换气,调节棚内湿度,防止病虫害滋生;
3、连续气温升高会使雪质变软甚至融化,影响冰雪旅游项目的体验效果。同时升温可能导致冰面融化或雪层不稳定,增加游客在冰雪活动中的安全风险,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冰雪旅游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这种“白天暖如春

早晚冷如冬”的天气

正是“春捂”的关键时期

此时若过早脱掉厚衣服

可能会使身体受寒

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及冬春季传染病等



“春捂科普


春捂≠盲目多穿!

“捂”住3个重点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很重要。


  • 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外出时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图片


  • 膝足部: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膝足部的保暖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图片


  • 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春捂”要“捂”到啥时候?

遵循“815”原则


可能有些人会问,那这“春捂”是“捂”一整个春天吗?其实,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可遵循“815”原则




  • 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说明气温不稳定,需要“捂”;


  • 当气温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了一两周时,就不需要“捂”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


“春捂”也不能一概而论,“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服;

  • 如果“捂”了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出了汗再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乍暖还寒时要防4类病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人们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偷袭”。

呼吸科:哮喘

气温忽冷忽热时,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易反复或加重。体质弱者遇“倒春寒”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可以戴口罩、添衣,以免着凉。


消化内科:胃病发作

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与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心内科:心脏受伤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一旦出现胸闷、隐痛、心慌等症状,需高度警惕。


神经内科:脑梗

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此时昼夜温差大,低气压、高湿度,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未来一段时间

气温总体向暖趋势是必然

但冷空气仍在活跃期

气温还会起伏震荡

大家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合理调整穿衣节奏哦


赛罕融媒综合自赛罕区气象局、国家应急广播

编辑/姬   磊  初审/宋塔娜

复审/牛   婧  终审/亢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