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徐期林:AI赋能艺术鉴定,让每件艺术品都有“身份证”丨委员声音

“依托深圳科技创新优势,打造全球艺术品交易‘数字交通枢纽’。”2月24日上午,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举行。市政协委员,广东南天司法鉴定所副所长徐期林围绕提升深圳在艺术品交易中的国际地位发言。

如何让艺术品交易市场更透明、更可信和更规范?徐期林认为,科学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至关重要。

“首先是倡导客观性,为市场信任打下基础。”他建议,在深圳设立专项研究资金,针对艺术品交易涉及的前沿鉴定技术和标准体系进行研究。此外,通过探索各类无损光谱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品交易中的应用,逐步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标准化、可量化、可复制的艺术品鉴定标准体系。

“让每个艺术品都有身份证,用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它的前世今生。”徐期林提到,要挖掘关联性,精准助力市场交易。依托深圳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整合多元信息,开发AI估值模型。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艺术品溯源数据库,让深圳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数字交通枢纽”。

最后,徐期林强调了“强化合法性,确保交易的合规与透明”的重要性。他认为,深圳应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艺术品交易法规,明确交易各方的权益与义务,进一步简化艺术品的进出口流程,优化整体交易体验。此外,通过仲裁和商事调解方式高效处理纠纷,以提高深圳艺术品交易的国际公信力。

图片

海报设计:徐瑜鸿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 李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