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年春日的一天,宫柳吐翠,桃花映霞。在历史长河中,这一天或许只是无数平凡日子中的普通一天,但对唐肃宗李亨和群臣而言,心头却别有一番滋味。经过安史之乱数年的动荡后,李亨终于重回大明宫。这一天,他久违地在含元殿举行朝会。君臣仪容整肃,朝仪盛大庄严,转危为安的李唐政权似乎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中兴。
▲影视剧中的李亨。(资料图)
朝会散去,时任中书舍人的贾至难掩激动,提笔写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并将诗作分发给同僚共赏。
按唐朝诗人间的惯例,收到诗作需以和诗回应。恰逢“摩诘居士”王维也在朝中任职,还与贾至同为中书舍人,可谓贾诗题中标准的“同僚”。于是,王维欣然提笔,写下《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在描写大明宫的唐诗中,恐怕没有哪一句能在气势上压过“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了。
即使历经兵燹,但那些亲历过盛唐辉煌的诗人们,依旧能在笔下复刻出它的万千气象。
那么,“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仅仅是王维诗中的夸张表现吗?它在现实中是否真实存在?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有必要前往唐朝皇帝的长眠之处——关中十八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