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欧美航运运价持续下跌之势,何时能够扭转?

2月21日,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公布显示,运价指数已连续六周下跌,四大主要航线均呈现下滑趋势。具体而言,该指数下跌了163.74点至1595.08点,跌幅扩大至9.3%。其中,远东至美西航线的运价下跌17.97%跌破3000美元大关,远东至美东航线的运价下跌18.05%也失守4000美元关卡。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SCFI报价显示,欧洲、地中海航线的跌幅已收敛至个位数,而美西、美东航线的跌幅则扩大至18%,成为重灾区。当前正值农历年后的相对淡季,加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变动导致市场出货量持观望态度,从亚洲出口至欧美地区的集装箱需求减少,进而拉低了运价。
为应对运价下滑,全球班轮公司在3月继续实施减班措施。未来五周内,北美航线已取消约7%的航班。若3月市场需求仍不旺盛,不排除进一步减班以合理化运价。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航线已出现“运价倒挂”现象,即现货市场运价低于今年签订的合约价。面对调整合约价的压力,船公司采取了加大减班控舱幅度和喊涨3月运价的两手策略来力挺运价。

2月12日开始,地中海航运(MSC)、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多家航运巨头陆续发出3月集装箱运价上涨的通知,涨幅少则100—200美元,多则超1000美元,推涨航线涉及欧地、北美、非洲、印度等多条航线。

2月13日,马士基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3月3日起,将调整从远东至北欧和地中海地区的运费,并宣布提高远东至北欧和地中海的FAK费率最高可达每40英尺柜6200美元。记者查询发现,马士基承运的上海至鹿特丹航线,2月下旬40英尺集装箱报价为2291美元,而3月6日报价就上涨至4000美元。

地中海航运也在近日宣布了3月1日起从所有远东港口(包括但不限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港口)到地中海港口(包括西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和北非)以及黑海港口的新费率。其中,远东至西地中海的FAK费率将由原来的3200美元/TEU上调至3650美元/TEU;大柜也从4600美元上涨至5200美元。

某上海国际货运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船公司只是“喊涨”,口号响亮,这也是船公司一贯的市场策略。至于运价能否真正上涨,仍要看3月实际的货量,也就是市场需求情况。“如果到3月船公司发现需求无法支撑运价上涨,将会放弃涨价,但船公司不会再公开发布放弃涨价的通知,而是针对性告知客户当期运价。”

对于未来市场运价,壹航运创始人兼CEO钟哲超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年2—4月都是航运的低迷期。去年2—4月底,因为需求不足,运价曾持续下降。对于今年的市场情况,最大的变量则是特朗普关税政策。

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加征25%的关税,将于3月4日生效。2月18日,特朗普又表示,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他将在4月2日就此话题发表更多声明。

“现在市场运费在持续探底,在美国新的关税政策即将落地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抢货潮,值得关注。如果出现抢货潮,货运需求上涨,运价在4月之前有望出现上涨。”钟哲超表示,今年运价在春节之前就开始出现下降,春节之后有持续加速趋势,如果没有抢货潮,未来短期内运价很可能继续探底,整体市场不容乐观。(来源:中国经营报、海运网)

— CLPMA —

   推  荐  阅  读   



责编:郭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