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合科技接待10家机构调研,包括汇添富基金、上银基金、万家基金等

2025年2月24日,众合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2月20日接待汇添富基金、上银基金、万家基金、富国基金、东方财富等10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众合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何俊丽。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众合科技在2024年推出了三款低空产品,包括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和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UniTFCC飞控计算机旨在提高无人机在高风险任务中的安全性,UniSpace平台提供多用户低空资源管理,而UniPort则专注于无人机起降场的智能管理。这些产品展现了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布局。

此外,众合科技对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持乐观态度,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可能突破万亿元。公司飞控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30亿美元,公司飞控计算机产品主要面向低空飞行器整机厂和飞控系统供应商。公司进入飞控航电细分行业是基于技术可达性和市场规模的考虑,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积累为飞控航电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基础。目前,公司飞控计算机产品尚未取得相关资质,也未有进一步装机信息披露。

最后,众合科技在低空领域的项目落地包括连霍高速新疆段改扩建项目的科技示范工程,以及战略投资的鸢飞科技在低空领域的多个实施案例。鸢飞科技专注于低空空域管理和低空交通管理领域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应用。公司对杭州市的低空产业规划有所了解,并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海纳股份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级单晶硅材料及其加工产品,产能分布在四个基地。2024年,公司智慧交通领域累计中标金额约31.35亿元,轨交信号系统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在2-3年左右。

调研详情如下:

一、由众合科技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俊丽女士对公司概况、低空产品等进行了介绍。要点如下:

公司于2024年发布了3款低空产品,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

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

1、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为应对无人机关键任务执行或高风险运营场景所需的极高飞控系统可靠性而发展。系统设计三个独立运行且功能相同的飞控计算机单元,确保在任何一个单元发生故障时,其他单元依然能够维持正常飞行控制,保障无人机的安全。该产品可将安全风险控制在10^(-9)以内,显著提高了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飞行能力。

2、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面向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传统通航飞机及低空娱乐飞行器等多用户统一管理的服务平台,其对低空新增空间的地面资源、空域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量化交通价值与空间占用价值。

3、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专用于对公共无人机起降场进行起降控制以及自动优先级调度的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无人机安全、高效起降。

UniPort具备高计算、高集成、快速部署、高拓展四大优势,不仅精通于进近调度与场内移动调度的精细化管理,还全面覆盖了起降场的综合管理、灯光与气象条件的智能管理、乘客服务的优化提升、商业开发与物业管理的创新整合,以及物流集散的高效协调。

二、回答投资者提问

1.公司认为低空经济是个多大体量的市场空间?

答:低空经济产业包括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四大模块。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测算,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乐观预计,2026年有望突破达万亿元。

2.飞控系统市场空间多大,占整机的价值量是多少?公司飞控计算机产品主要面向哪些客户?

答: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无人机(含eVTOL)飞控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增长至130亿美元,7年CAGR约16.4%。未来随着eVTOL产品成熟进入量产阶段,预计航电飞控成本占eVTOL制造成本的20%~30%。公司飞控计算机系统的潜在客户主要包括低空飞行器的整机厂和飞控系统供应商。

3.公司为什么会去做飞控系统,进入这一细分领域有什么优势?

答:公司进入飞控航电细分行业主要基于技术可达性和市场规模两方面考虑:

1)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独立自主研发了安全计算机平台和车载信号系统、车载LCU以及其他智能列车软硬件设备和系统,将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在10^(-9)以内,积累了丰富的高可靠高安全技术和功能安全系统研发体系经验,为研发飞控航电产品奠定了基础。

2)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报告,飞控系统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30亿美元,市场空间极其庞大。

4.公司飞控计算机产品是否已经取得相关的资质?是否已经装机?

答:飞控安全计算机产品需要与主机厂合作,由主机厂获取低空飞行器的相关适航证书,行业里没有针对飞控系统专门的资质证书。公司三余度飞控安全计算机产品自2024年11月发布后,尚未有进一步可供披露的信息,请持续关注。

5.公司低空产品发布会后是否有意向订单?目前的低空项目落地都有哪些?

答:公司正在携手各方推动资源整合、技术协同与场景创新,推动低空业务落地。2024年6月,公司成功中标连霍高速(G30)新疆境内星星峡至吐峪沟段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科研项目,公司无人机公路智能巡检系统已经应用于该项目。该项目订单金额较小,对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有限。此外,公司战略投资的鸢飞科技在低空领域已经拥有多个实施案例,例如赣州市低空综合监管系统、鹤城植保平台、安阳市无人机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等。

6.鸢飞科技的基本情况,公司与鸢飞科技的关系?是否已经控股?

答:北京鸢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低空空域管理和低空交通管理领域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应用,致力于打造数字化低空生态,在无人机飞控技术、无人机低空空管、通航有人机低空空管,以及无人机行业应用服务等方向深耕细作。

2024年11月,公司以增资形式向鸢飞科技战略投资3250万元,持有鸢飞科技24.53%的股权。公司为鸢飞科技第二大股东,未实现控股。

7.公司是否了解杭州市最新的低空产业规划?是否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

答:目前,杭州市已经出台了《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在低空基础设施方面,要求推进“基础网”“航线网”“飞服网”建设,到2027年,建成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275个以上,开通低空航线500条以上,建成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三张网”全覆盖。在《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等其他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8.公司半导体材料的主要产品有哪些?主要产能分布?

答:公司控股子公司海纳股份主要产品涵盖半导体级单晶硅材料及其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主要产品单晶硅锭、3-8英寸半导体级抛光片、研磨片,并提供晶圆再生服务,满足中高端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的需求;应用领域为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家用电器、安防等产品。海纳股份的产能主要分布在四个基地:衢州开化基地、日本基地、山西基地和金华浦江基地。其中衢州开化基地为国内半导体硅片生产的核心支柱,产品覆盖中高端消费电子与工业市场;日本基地2019年已被海纳股份收购,主攻高端客户;山西单晶硅生产基地已启动投产,满产可实现年产750吨6-8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锭的生产;金华浦江抛光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启动试生产,满产可实现432万片/年6-8英寸抛光片。

9.轨交业务的新增订单情况?实施周期?

答: 2024 年公司智慧交通领域累计中标金额约31.35亿元,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5亿元。轨交信号系统项目的实施周期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会有不同,一般在2-3年左右。

(本次活动中关于未来发展规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