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举行。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二级调研员潘争艳围绕儿童保护机制进行发言。
剪辑:黎昭欣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潘争艳首先回顾了我国儿童福利的历史渊源,从古代的“慈幼”思想到当代的“儿童优先”原则,体现了国家对于儿童事业的持续关注和投入。她指出,我国儿童保护理念先进且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直面涉未成年人犯罪上升和儿童身心健康问题。
对此,潘争艳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加强基层儿童保护及监护监督机制。“未成年人监护问题往往发生在家庭内部,社区和学校等基层组织在发现和处理侵害儿童权益事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她建议,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问题,迅速采取保护措施。
其次,完善基层儿童服务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潘争艳认为,除了普惠性的儿童福利,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儿童,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国家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最后,实现新时代儿童福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口支持政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构建三级预防服务体系,从初级预防到紧急处置,全面提升儿童福祉和安全。
海报设计:徐瑜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