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百度一下”,能开启AI搜索新战局吗?

AI划重点 · 全文约3464字,阅读需10分钟

1.百度宣布百度APP全面升级搜索AI能力及产品体验,推出Search-Feed形态,打破搜索、信息流和AI生成的边界。

2.百度产品的slogan回归“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展现了对AI战略的深度调整。

3.为此,百度集成了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的双重Buff,提升用户反馈速度和能力边界。

4.同时,百度在AI安全领域探索处于行业前沿,提出了Security、Safety和Privacy三大AI安全研究维度。

5.未来,AI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安全可靠、反应敏捷,大厂和创业公司将在技术共同体中加强深度链接。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深水研究
Deep Research

深度影响决策


图片

文丨陈白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这可能是中文互联网世界里最早也最为知名的广告语之一。这条Slogan的用户心智认知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哪怕后来百度已经替换多年,大多数人每当想起搜索,使用的第一个词汇依然还是要不“百度一下”。


而到了AI时代,搜索用什么?面对这一关键问题,百度迅速给出了答案。

图片

2月24日,百度宣布百度APP全⾯升级搜索AI能⼒及产品体验,在AI能⼒驱动下,从视觉升级到全端捏⼀下智能总结,再到AI智能总结、搜索结构化,由⼤模型⽀持的智能问均覆盖亿级搜索⾏为,率先推出Search-Feed形态,打破了搜索、信息流和AI⽣成的边界;语⾳搜索再⼀次升级,⽀持14种方言,其中粤语识别准确度⾼达98%,全⾏业领先。

一系列重磅更新中,最值得注意的一条,就是百度产品的slogan宣布回归“百度⼀下你就知道”。
图片

Slogan的变化,可以窥见百度的AI战略正在发生深度调整:在经历了信息流分发、本地生活等多个风口之后,当技术浪潮的演进重新回归到了百度的核心业务板块搜索上之时,百度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敏捷以及开放。

那么“想开了”回到“百度一下”的百度,今天能否复制当年的成功、再一次抢占搜索这一AI时代的最关键入口?


01

AI搜索,入口战争



和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并没有差别,到了AI时代,对于一个技术生态来说,最重要的战役依然是入口战争。

入口有很多选择,社交、电商、游戏可能都是,但没有任何一个入口的重要性能与搜索相提并论,哪怕是社交也必须基于搜索的工具属性之上搭建。正因此,它不仅是用户与数字世界交互的“第一触点”,更是整个互联网世界的数据、场景和商业价值的交汇枢纽。

此前有统计显示,用户80%以上的主动意图通过搜索表达。这也意味着在理解用户需求上,搜索是最基础的步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搜索是用户打开数字世界的钥匙。

而相比传统搜索仅匹配关键词,AI搜索能够理解意图背后的场景,在信息过载时代,AI搜索决定哪些内容、商品或服务被优先呈现,其实质上是掌控了流量分配权。

对于任何数字世界的应用场景来说,搜索都是至关重要的生态卡位。其实早在DeepSeek诞生之前,搜索就已经成为各家大模型厂商聚焦的主要应用场景。

微软很早就已经开始通过将GPT系列模型(尤其是GPT-4)嵌入到Bing搜索引擎中,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谷歌的策略也是一致的。其推出的多模态大模型Gemini不仅具备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还被深度集成到其核心搜索服务中。

高频使用百度搜索的也会发现,在此之前搜索关键词的置顶框一定都是基于文心AI搜索的回答。此外,百度还推出了“知识增强型搜索”,通过将大模型与知识图谱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权威和全面的信息。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搜索效率,还增强了用户体验。

向用户的展示位置背后,实际上是产品战略的极大调整。这也足以表明,在AI搜索这一场景,百度已经谋局良久。
图片

而随着DeepSeek爆火并由此开启新一轮AI搜索大战,百度同样动作迅速。早在2月16日,百度搜索就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搜索用户可免费使用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文心智能体平台的开发者也将能随时调用DeepSeek模型创建并调优智能体。

现在,打开百度首页就会清晰看到一个提示词:即刻体验AI搜索DeepSeek-R1满血版。体验百度APP搜索可以看到,搜索结果有了很⼤的变化,包括AI总结、智能排版等等,前者让内容更加精准,后者让结果更加丰富。
图片
图片

另外,面对短视频时代用户注意力和内容形态的需求变化,百度还会判断⽤户需要富媒体整合信息,包括视频、⽂章、百科,甚⾄是AI提炼的要点和时间线。

至此,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以最快的速度正式宣告加入AI搜索的新战局。


02

如何应对“服务器繁忙”



面对频繁出现的“服务器繁忙”和难以辨别的“大模型幻觉”,DeepSeek目前对于用户来说“伤害系数最高”的两大Bug正在因为大厂们的争相介入而被解决。

对于DeepSeek来说,面对天量的用户,尽管成本有所降低,但算力依然是有限的。但在应对海量用户这一点上,再没有比国内一众互联网大厂们更有丰富的经验了。

作为继ChatGPT之后最早诞生的国内大模型产品,文心有丰富的应对用户峰值提问的经验和技术应对能力。

早在2023年8月,文心一言宣布对全社会开放后12小时,迅速登上Apple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首位。该应用自凌晨开放下载后,海量用户涌入,一度引发排队等待。截至 2024 年 11 月,文心一言用户达 4.3 亿,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已超过15亿。

也正因此,当接入DeepSeek的百度搜索集成了包括DeepSeek和文心的双重Buff之后,将能够极大提升用户反馈速度和能力边界。

而对于另一个痛点“大模型幻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I胡说八道的问题,百度也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优势。

所谓“幻觉”,指的是AI生成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却以高度可信的方式呈现给用户。这种现象在大语言模型中尤为突出,例如生成错误的历史事件描述、伪造权威机构的观点等。

如果经常使用DeepSeek的深度思考功能,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DeepSeek的资料来源可靠性并不算高。甚至有人反馈出现了编造历史事件、编造数据的情况。这与DeepSeek低成本的模型调优算法有直接关系,但更大的原因在于公共数据库本身的限制。

而百度在这方面有巨大优势。作为索引超过千亿级中文网页的搜索引擎,百度搜索引擎覆盖90%以上的公开中文信息,并持续接入政府公开数据(如国家统计局)、学术期刊(如CNKI)等封闭资源。客观地说,在可信数据库积累这一点上,目前国内很少有平台能够实现替代。

百度自主研发的ERNIE(知识增强大模型)通过引入知识图谱(如百度百科、权威媒体数据)进行预训练,将结构化知识注入模型,显著减少“无依据虚构”问题。例如,ERNIE 4.0在医疗、法律等专业领域的幻觉率比通用模型低30%以上。它能够帮助AI提供结构化事实支撑,比如它能够自动纠正“2023年奥运会举办地”这类时效性错误。

图片

事实上,百度可能是国内最早一批致力于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的厂商。

早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揭示了AI技术的重大进展,其中就包括检索增强技术(iRAG)。这项技术通过整合外部知识源来减少幻觉现象,确保生成的响应基于从可信来源检索到的事实信息。

此外,百度在AI安全领域的探索也始终处于行业前沿,提出了Security、Safety和Privacy三大AI安全研究维度,确保AI系统的安全性。


03

技术共同体:人工智能的2025



回看2023年ChatGPT掀起全球AI狂欢之时,彼时人们惊叹于机器写诗、编程、辩论的能力。那时候我们担心的问题是,人类的创造力是否会被取代?

但当时间的指针走到2025年,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的忧虑或许还是略微长远了一些。当AI不再只是实验室的“魔术”和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工具,而是渗透进电网、手术台、金融交易系统的“基础设施”工具,这场技术革命的真正迫在眉睫的挑战已经浮出水面:当AI成为水电煤气,容错率也必须大幅度下降,才能够支撑社会的稳定运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AI开始真正意义上进入人类生活应用,甚至成为商业基础设施的关键工具,安全可靠、反应敏捷,未来势必会成为AI的关键竞速方向。

安全可靠是AI技术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在医疗领域,AI的诊断准确率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一旦出现误诊或漏诊,后果将不堪设想。在金融领域,AI的风控系统虽然能够有效识别欺诈行为,但如果其决策过程不透明或存在偏见,也将引发信任危机。

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低幻觉率会成为了AI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指标。所谓“幻觉”,是指AI模型在处理信息时产生的虚假或不受支持的内容。高幻觉率不仅会降低AI模型的准确性,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降低幻觉率,提高AI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AI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在输出稳定、反应敏捷这一点上,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目前只有技术和数据储备丰富的大厂有实现“从1到100”这样的长期赛跑的持久战优势。

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AI必须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完成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控制执行等一系列操作,否则可能酿成交通事故。同样,在电商推荐系统中,AI需要根据用户的实时行为迅速调整推荐策略,以提高转化率。

这种反应敏捷性不仅依赖于先进的算法设计,还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乃至是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一点只有大厂能够做到。此外,大厂还可以通过长期投入研发,解决诸如延迟优化、能耗管理等问题,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没有机会参与竞争。相反,通过专注于特定垂直领域的创新,类似DeepSeek这样的创业公司可能要扮演的是更重要的“从0到1”创新者的角色。

而随着投⼊⼒度更⼤、更⾼调坚持⾃研的百度,都开始在⾃家超级APP中接⼊外部⼤模型,2025年的一个已经正在发生的变化是,大厂和创业公司乃至大厂之间的深度链接会进一步加强。中国互联网也必将逐渐从超级APP⾃给⾃⾜的“孤岛⽣态”,转向相互间连接越来越紧密的“技术共同体”。

从更广的视野来看,这恐怕也是全球AI博弈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