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解读: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正式发布,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部分提出了要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以及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文件中着重强调了完善农产品贸易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供给的重要性。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国内农业生产的有力支持,更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美关税贸易战等多重因素的背景下,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全球粮食供应链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中美关税贸易战的持续发酵,使得我国在农产品进口方面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疫情等突发事件也对农业生产和贸易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过度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进口,不仅会加剧市场波动风险,还可能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既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国内日益多元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市场供需,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维护好农民利益。这一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的高度重视。具体而言,完善农产品贸易,需要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首先,严格重要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完善牛肉进口调控措施,通过配额调控防止过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确保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针对特定农产品,如牛肉,实施更加精细化的进口调控,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保护国内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文件提到了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进口管控,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行为,加强口岸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确保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保障国内农业生产安全。

在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方面,文件提出健全农产品产业损害预警体系,依法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保护国内农业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侵害。这一举措旨在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潜在风险,维护国内农业产业的合法权益。同时,文件还强调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通过拓展进口来源国,降低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这一战略不仅有助于分散进口风险,还能提升我国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的话语权。

在国内生产和储备方面,文件提出有序做好粮食收购,加快完善中央调节储备运行机制,强化储备粮监管。通过优化储备粮管理体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动储备粮,保障市场供应。此外,文件还要求编制粮食供需平衡表,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和预期引导。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避免市场波动对农民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首先,多元化进口来源是优化贸易结构的关键。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分散进口风险,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例如,可以从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进口大豆、玉米等重要农产品,避免因某一地区的政治或经济动荡导致供应链中断。以大豆为例,中国目前主要从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进口渠道,增加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进口量,降低对南美和美国的依赖。其次,提升国内生产能力是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的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自给自足能力。例如,通过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改进种植技术,提高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同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增强抗灾能力。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的国际贸易环境。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加强与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沟通与协调,化解贸易摩擦,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同时,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和预期引导机制,通过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避免市场波动对农民利益造成损害。例如,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实时监测国内外市场动态,为农民和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分析和预测服务。

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过程中,强化储备粮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完善中央调节储备运行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动储备粮,保障市场供应。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储备粮的布局和结构,增加重点品种和关键区域的储备规模,提高储备粮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加强储备粮的质量监管,确保储备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的部署,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保障指明了方向。通过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国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还能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双重目标。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农业基础。

作者

李春顶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   山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