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6

评论

64

26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丨防后遗神经痛,应“早期镇痛、充分镇痛”

2月24日至3月2日是第四届“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指皮损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这种疼痛常干扰患者的睡眠、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时可致精神障碍和抑郁,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疼痛科二副主任医师李连云介绍,带状疱疹患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5%-30%,多见于高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疼痛部位通常也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常见于单侧肋间神经、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神经。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以一种疼痛为主,或多种疼痛并存。30%-5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

“如果患上带状疱疹建议尽快就诊,急性期抗病毒和充分镇痛是关键的治疗措施。”李连云提醒,充分镇痛不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是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重要措施,因此,大家应该树立“早期镇痛、充分镇痛”的观念。

李连云介绍,带状疱疹通常首选药物治疗,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减少侵犯神经的机会;其次,尽早使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包括国际指南一线推荐的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疼痛剧烈时二线推荐的曲马多、阿片类药物;最后是营养神经药物。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还可以选择微创介入。

预防也很重要,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着凉、外伤等诱发因素。目前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有效的手段,数据显示,疫苗保护时效长达20年,针对50岁以上人群综合保护效能高达97%,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赵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