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华银行已与富邦华一银行签署协议,将向其转让个人业务,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2.富邦华一银行是中国大陆首家全牌照运营的台资银行,专注于为台商、大陆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跨境金融、贸易融资、财富管理等综合服务。
3.此次交易是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调整的延续,2024年以来,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在关闭分支机构。
4.由于客户基础有限和网点布局限制,外资银行更倾向于集中精力于对公业务领域,个人贷款方面拓展难度较大。
5.大华银行2024年度净利润达到创纪录的6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326亿元),增长6%,其中零售集团表现良好。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月24日,据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UOB)消息,基于战略性业务调整需要,大华银行中国已与富邦华一银行签署协议,将向其转让该行的个人业务,范围涵盖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贷款和相关财富管理产品。大华银行预计本次转让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转让方大华银行成立于1935年,总部位于新加坡,是东南亚第三大银行(按资产计算),在亚太、欧洲及北美1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超过500家分支机构及办事处。在中国市场,大华银行自1984年设立北京办事处以来,已发展为全牌照外资法人银行,注册资本75亿元人民币,拥有十余家分支机构,并在黄金交易、自贸区金融等领域取得多项外资银行首批资质。
图片来源:大华银行官网
收购方富邦华一银行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大陆首家全牌照运营的台资银行,由中国台湾地区的富邦金控(持股80%)与华一银行(原大陆合资银行)整合而成,总部设于上海。该行专注为台商、大陆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跨境金融、贸易融资、财富管理等综合服务,目前在全国13个城市设有24家营业网点,并正在筹建杭州分行。富邦华一银行是少有的个人贷款占比高于对公贷款的外资银行。
此次交易是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调整的延续,2024年以来,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在关闭分支机构。此外,花旗银行等机构更是因战略收缩彻底退出中国个人银行业务。
2021年4月15日,花旗集团宣布对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进行重组,计划退出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13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
2022年12月,花旗中国正式宣布逐步关闭个人银行业务,涵盖信用卡、存款、贷款、保险等。
在2024年,花旗中国将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出售给了汇丰中国,包括11个城市的客户资产及300余名员工;又将信用卡及贷款债权转让给了富邦华一银行。
与国有大型银行及股份制等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更倾向于集中精力于对公业务领域。这一倾向主要归因于它们自身的客户基础相对有限以及网点布局的限制。
在个人贷款方面,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详尽的调查与管理,外资银行个人业务的拓展难度较大。因此,对公贷款在外资银行的信贷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所以,2024年以来,多家外资银行都选择关闭中国内地的分支机构或者放弃零售业务,转而数字化转型提升线上服务能力,以及将业务重心转向对公业务及跨境金融服务。
2月19日,大华银行集团公布财务数据,其2024年度的净利润达到创纪录的6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326亿元),增长6%。
其中,零售集团在2024年表现良好。信用卡费用同比增长18%;财富管理收入增长30%,管理的高净值资产达到 1900亿新元,同比增长8%;零售集团在2024年增加了超过85万名银行新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