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排便 3 次或者是 1 周排便 3 次,这样的频次都是正常的。
若每周排便频次小于 3 次,则认为是便秘;若一天排便频次大于 3 次,且粪便稀薄、含水量高,则认为是腹泻[1]。
排便频次受哪些因素影响?[2]
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会直接影响排便频次。例如,食用变质、不卫生的食物,容易引起腹泻;而喝水少、缺乏蔬菜水果的纤维素摄入等,则可能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
生活因素:例如久坐、缺乏运动、长期卧床等,容易导致肠道功能减弱,影响排便的次数。
心理因素:人体的感觉神经控制着排便反射。因此,压力过大、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会使自主神经发生紊乱,影响排便频次。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干扰肠道运动,影响排便频次。例如抗胆碱能药、抗抑郁药、镇静剂等可能引起便秘;某些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则可能引起腹泻。
疾病因素:很多肠道疾病(如肿瘤、肛裂、炎症性肠病)、内分泌疾病(如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会影响人体的排便功能,严重者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
发现排便频次异常,可以及时前往医院消化科就诊。
那么,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拉屎最好呢?关于便便的 13 个秘密,我们整理成了一份清单,来看看你知道几个?👇🏻
我们在丁香医生小程序整理了更多大家关心的问题,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李丰林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施嫣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上丁香医生 App
查疾病、查症状、查药品、查病例
三甲医生 24h 随时问
参考文献
策划制作
策划:萝卜 | 监制: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