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普政府频繁挥舞关税大棒,旨在扭转美国贸易逆差并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尤其是汽车制造业。
2.2月14日,特朗普宣布最早将于4月2日对进口汽车征收新的关税,同时表示将对药品和半导体芯片的进口关税也将大幅提高。
3.然而,美国的关税政策遭到多方反对,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认为这将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
4.由于关税战,美国普通消费者将不得不为上涨的关税成本埋单,影响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制造业成本。
5.专家预测,特朗普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将给美国汽车行业增加600亿美元的成本,其中大部分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随着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美国的“关税大棒”不仅挥起,且挥舞得愈发频繁。这场由特朗普“导演”、席卷全球的关税风波,似乎每天都能看到新的剧情。
进口车或征收25%关税
自特朗普上任这1个月以来,关税议题被多次提及,它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的一个重要政治工具和经济手段。
首先是在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同时还宣布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仅仅过了两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暂停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将其实施时间推迟到2025年3月4日。不过,目前北美贸易形势仍处于紧张态势。
紧接着,特朗普于2月10日再次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这些关税拟于3月4日生效。特朗普当时还表示,未来几天和几周,将对芯片、汽车、药品等产品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他声称,美国需将关税提升至与其他国家相同的水平。
2月13日,特朗普宣布,已决定征收“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称将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根据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的备忘录,美国的政策是要“减少庞大且持续的商品贸易逆差”,并解决与外国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截至目前,白宫尚未透露该计划的细节以及计算关税税率的依据,以及何时生效。
2月14日,特朗普称最早将于4月2日对进口汽车征收新关税。2月1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他将于4月2日正式宣布这一关税措施。此外,美国对药品和半导体芯片的进口关税也将从“25%或更高”起步,并在未来1年内大幅提高。
美国一半新车或受影响
可以看到,特朗普频频挥舞“关税大棒”,除了希望扭转美国的贸易逆差,更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尤其是汽车制造业。
特朗普在签署提高钢铝关税的文件时称,此举将帮助钢铝产业和流失的就业岗位“回到美国”,并称关税“不会有例外”。业内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此举将使得美国钢铝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变得“水涨船高”,这将对需要大量使用钢铁和铝的下游产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而这些下游产业雇佣的工人数量是钢铁行业的好几倍。
“如果你在美国生产产品,那就没有关税。”特朗普如是说。在其看来,美国对外国征收同等的关税对重振美国制造业至关重要,而且有助于减少贸易逆差。对进口汽车征收新关税,也是出于让制造业回流的目的。目前,包括福特、本田、现代汽车在内的多家跨国车企都在考虑调整北美生产计划。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销售的新车中,仅有一半是在美国制造,另外50%来自进口。在进口至美国的汽车中,大约一半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另外一半来自日本、韩国、德国等国。从金额来看,2024年美国进口最多的是来自墨西哥的汽车产品,价值490亿美元;其次是来自日本的汽车产品,价值400亿美元;接下来依次是韩国、加拿大、德国。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去年美国进口了约800万辆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总价值超过2400亿美元。
由于《美墨加协定》,墨西哥、加拿大生产的大部分汽车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尤其是墨西哥,多家跨国车企都将该国作为面向美国市场出口的生产基地。事实上,在上一个任期内,特朗普就屡次点名批评通用汽车、福特、丰田等车企将生产从美国转移至墨西哥,导致美国人失去工作机会。无论此次进口汽车新关税最终细则如何,美国此前已经提出要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产品征收25%的关税,整个北美汽车供应链,以及墨西哥作为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国的地位势必会受到冲击。
破坏多边贸易体制
遭多方反对、反制
美国的关税政策招致各方反对,多国政商学界人士认为这将严重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损害各方利益。毫无疑问,特朗普胡乱挥舞“关税大棒”,在破坏全球贸易秩序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剧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连日来,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都对特朗普政府频繁威胁加征关税行为表示反对和不满。
作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和铝供应国,加拿大方面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不可接受”且“完全不合理”,加拿大的回应将是“坚定而明确的”。而墨西哥方面表示,将在《美墨加协定》框架内对美国加征钢铝产品关税提出异议。另外,巴西、日本、韩国等国亦对美国政府此举提出反对。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盟官员近期一直在为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和其他可能的冲突准备不同的方案。日前,欧盟方面否认就降低汽车关税向美国提出具体方案,而是强调互惠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官员表态称,如果欧盟成为美国关税举措的目标,欧盟也做好了回击的准备。在近期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举行的特别会议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强调,如果美国新的关税政策导致商品和服务交流受阻,这对美国和欧洲都是不利的。但他同时也明确表示,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欧盟有能力采取对等措施予以回应。
2月10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生效。其中,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的关税。此外,中国商务部已将美方的征税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这一动作显示出中国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
美国消费者
最终将为关税埋单
多名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四处挑起贸易纷争,招致多国反对、反制,最终结果是美国普通消费者不得不为上涨的关税成本埋单。关税战、贸易战不仅会损害国际贸易体系,也会让美国自身的长期利益受损。美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就直言不讳地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损害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使美国制造业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
美国波士顿联储经济学家分析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使美国核心通胀(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增加0.8个百分点。如果特朗普实施普遍关税,那么影响将显著扩大。
艾睿铂汽车咨询公司预测,特朗普对于中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税将给美国汽车行业增加600亿美元的成本,其中大部分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美国考克斯汽车咨询公司分析道,如果对来自墨西哥、加拿大进口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那么一辆汽车在美国的成本将增加数千美元,且大部分将由美国消费者自己承担。即使是很多在美国生产的汽车也无法幸免,因为这些车辆使用的发动机、变速器或者其他零部件也来自这两国。
不仅其他跨国车企将受到影响,美国车企同样也会“很受伤”。据路透社报道,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近日表示,美国政府正在实施或威胁实施的关税,正给美国汽车产业带来“混乱”。尤其是针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25%关税,“将给美国汽车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此前,吉姆·法利在2024年财报说明会上表示,若短期关税福特尚能应对,但如果是长期关税,将重创美国汽车产业,不仅导致福特数百亿美元利润蒸发,更会冲击美国就业市场与产业链生态。
文/编辑:万莹 版式:刘晓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