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铀矿与科技行业观察:Cameco产量收缩催化供给博弈;中国科技资产获外资增配

全球资本市场在2025年2月中旬呈现分化格局,能源与科技领域成为焦点。铀矿供给端因Cameco(CCJ)调降2025年产量指引引发市场对中长期短缺的预期强化;中国科技资产在外资“长钱”入场及政策预期支撑下持续领涨,恒生科技指数周涨幅达6.0%,显著跑赢主流股指。

铀矿供给博弈加剧:CCJ产量收缩与地缘扰动下的供需矛盾

短期市场担忧过激,核裁军预期难改供给缺口

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核裁军谈判计划,市场担忧类似1993年“MegatonstoMegawatts”项目可能重演,导致稀释核燃料冲击铀矿需求。但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与上世纪90年代差异显著,大规模核裁军缺乏现实基础,铀价短期回调更多反映情绪扰动。从Cameco最新财报看,铀业务平均实现价格同比上涨17%至58.34美元/磅,毛利增幅达53%,印证供需偏紧趋势未改。

Cameco产量收缩强化供给约束

Cameco预计2025年铀产量为2240万磅U3O8,较2024年减少100万磅,主动收缩供应策略进一步放大供给缺口。公司同步上调燃料服务板块产量指引至1300-1400万千克铀,Westinghouse业务EBITDA贡献预计达3.55亿至4.05亿美元,显示产业链纵向整合能力提升。当前全球铀矿库存持续下降,核电重启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商业化加速将支撑需求刚性增长。

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或长期存在

尽管核裁军谈判短期冲击市场情绪,但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美对俄罗斯铀矿进口限制政策仍悬而未决。若美国《禁止俄罗斯铀进口法案》落地,全球铀贸易格局重构将加剧供给波动,中长期铀价中枢上行逻辑明确。

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外资增配与估值修复共振

港股科技板块领涨全球,结构性机会凸显

2025年2月17日至21日,恒生科技指数上涨6.0%,跑赢恒生指数2.2个百分点。个股层面,华虹半导体(+57%)、小米集团-W(+16%)等硬件龙头领涨,反映市场对半导体周期复苏及AI终端创新的乐观预期。同期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8%,超越标普500指数,外资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配置偏好持续升温。

“长钱”流入与政策预期形成支撑

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加剧美股波动,资金转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离岸市场。截至2月21日,港股“十巨头”(含阿里巴巴中芯国际等)平均市盈率约17倍,显著低于美股“七姐妹”的22倍。叠加两会前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外资对中国科技龙头的持仓从低配转向均衡,流动性边际改善驱动估值修复。

AI叙事重构中国资产吸引力

DeepSeek大模型爆火催化本土AI应用落地预期,推动科技板块从硬件向软件扩散。小米、小鹏等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叠加半导体国产替代深化,中国科技产业链逐步从“成本优势”向“技术溢价”转型,中长期成长逻辑获得全球资金认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