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东宣布从今年三月开始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也包意外险和医疗险,成为全行业第一个这么做的企业。
2.由于此措施,京东外卖初期招募5万骑手,一年成本将高达10亿多,意味着在配送市场承受更大压力。
3.然而,从品牌角度看,此举有助于提升京东形象,被认为是具有担当和责任感的大企业。
4.另一方面,京东的举动可能推动行业良性内卷,促使各平台提高价格或质量以吸引和留住骑手。
5.最后,京东的举动有望促使整个行业朝着更规范、更有人情味儿的方向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京东扔出个重磅消息:从今年三月开始,他们的全职骑手全部给交五险一金,兼职的也包意外险和医疗险,是全行业第一个这么做的。
这绝不是商业史上常见的补贴大战。当其他平台还在用冲单奖励、时段补贴来争夺骑手时,突然有人用真金白银给骑手上保险,这是要掀谁的桌子?
这个日均服务7亿人次、却游离在社保体系外的庞大群体,正在见证行业历史性转折。
外卖骑手的工作环境一直以来都充满挑战。高流动性、收入不稳定以及缺乏社会保障。
我们现在有一千万的外卖骑手,大部分是以灵活就业形式存在。
他们穿着平台制服,却拿着外包公司的劳务合同,这种模式使得平台能够规避用工成本,将责任转嫁给外包公司。
京东的破局动作看似突然,实则早有伏笔——三年前为快递员全员缴纳社保时,刘强东那句"克扣兄弟们的养老钱是耻辱"就埋下了种子。
如今这步棋,直接捅破了行业既要控制成本又要规避责任的窗户纸。
从品牌角度看,这么做无疑能大大提升京东的形象,让大家觉得京东是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大企业。
在竞争激烈的外卖行业,想加入进来占得一份市场,这无疑是个加分项。
但是从商业逻辑来看,这步棋走得相当险峻。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某头部外卖平台去年骑手成本占总营收的68%。
交社保到底要花多少钱?按照北京地区的最低基数6821元来计算,企业每月要为单个骑手多掏1800元左右。
假设京东外卖初期招募5万骑手,那一年的成本就一下子到10亿多。这也就意味着要在价格敏感的配送市场承受更大压力。
不过拿京东物流2023年821亿的全年薪酬支出来比的话,这笔钱更像是带有战略性的投入。
毕竟,用10亿换行业话语权,可比单纯地烧钱去补贴用户划算多了。
其实我国现代的外卖行业,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
当时主要是一些餐厅靠电话接单,然后自己送餐,不过这种模式规模不大,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
从2008年开始,外卖行业从给高校送餐慢慢发展起来,一直到2014年,这几年经历了外卖行业的第一场大洗牌。
几家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补贴,用户点外卖能享受到很多优惠,外卖行业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2016年以后,资本开始退潮,外卖行业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了,当年那场补贴大战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经历了几轮收购之后,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局面,市场份额逐渐稳定下来。
说到底,外卖生意本质是人力战争。京东这招等于把社保变成了抢人利器。
同样是送外卖,假如这边五险一金齐全,那边只有意外险,你说骑手会往哪跑?
本质上就是两种商业哲学在相互较量,是把人力当作可替换的"耗材",还是视为需要长期经营的"资产"?
这个答案或许会决定未来五年外卖市场的格局。
要是京东能把这些措施给落实好了,那说不定就能让整个外卖行业,从只注重效率至上,转变为“效率+人文”这两种力量一起驱动的模式。
这不但对提升行业的总体水平有帮助,还能给众多外卖骑手提供更好的工作场所和生活方面的保障。
值得深思的是,这场变革恰逢政策风口。
这种打法暗合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三年行动"的政策风向,京东实际上是正好踩到了监管的节拍。
就跟几年前它第一个给快递员交社保一样,这家企业又一次显示出了对政策的敏锐嗅觉。
那对我们这些消费者来说呢?
眼下可能不明显,但长远看绝对利好。
要是骑手队伍稳定下来了,你再也不用担心暴雨天订单被取消,也不用忍受暴力送餐撒汤漏饭的糟心体验。
更关键的是,京东入局打破垄断后,各平台都得拿出真本事,要么把价格降下来,要么把质量提上去。
就像当初网约车大战,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不过要提醒一句:现在薅的每一分羊毛,将来都可能变成剪羊毛的剪刀,商业世界的规则从来都是先舍后得。
京东这步棋最深远的意义,或许是将推动行业的良性内卷。
现在已经看到,就在京东宣布这个消息的同一天,另一家大平台也跟上给骑手交社保了。
通过为骑手提供更好的保障,京东正在努力证明商业本质与社会责任并非零和博弈。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企业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行动,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这样就能促使整个行业朝着更规范、更有人情味儿的方向发展。
最后留给各位一道思考题:当外卖骑手月薪突破8000且有五险一金时,大学毕业生会不会考虑长久选择这个职业?
这不是玩笑,日本宅急便司机中,已经有一部分是从大学毕业一直工作到快40岁还在继续的,就是因为薪资福利好。
商业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靠真金白银推动,而不仅仅是道德口号。
京东这波操作至少证明了一点:在中国做企业,光会赚钱不够,还得会算社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