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悲剧的重演:乌克兰未受邀谈判,美俄密谋新“慕尼黑协议”

AI划重点 · 全文约1926字,阅读需6分钟

1.乌克兰未受邀参加美国和俄罗斯官员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重要会议,讨论乌克兰的和平前景。

2.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绝不会接受任何没有其参与的会谈决定。

3.然而,历史上大国曾在没有当地人民参与的情况下,就新边界或势力范围进行谈判,如非洲争夺战、三方公约等。

4.其中,《慕尼黑协定》和《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分别成为英法绥靖政策和苏联扩张的产物。

5.专家认为,当前美国与俄罗斯就乌克兰未来进行的谈判可能类似于二战期间的秘密外交,导致欧洲冷战分裂。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新时代的慕尼黑协议

乌克兰未受邀参加本周美国和俄罗斯官员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重要会议,该会议旨在决定乌克兰的和平前景。

乌克兰总统沃洛德梅尔·泽连斯基表示,在结束俄罗斯在该国持续三年的战争方面,乌克兰“绝不会接受”任何没有其参与的会谈决定。

在没有乌克兰人参与的情况下就其主权进行谈判的决定,以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公然敲诈勒索,要求乌克兰将一半稀有矿产财富作为美国继续提供支持的代价,都充分揭示了特朗普对乌克兰和欧洲的看法。

但这不是大国第一次在没有当地人民参与的情况下,就新边界或势力范围进行谈判。

正如这七个历史案例所示,这种高压强权政治很少会给受影响者带来好结果。

作者:马特·菲茨帕特里克

编辑:阿K

图片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中)抵达利雅得,参加美俄关于乌克兰问题的会谈。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处提供/EPA

1. 非洲争夺战 

1884-1885年冬季,德国领导人奥托·冯·俾斯麦邀请欧洲列强前往柏林召开会议,正式划分整个非洲大陆。在后来被称为“非洲争夺战”的会议上,没有一位非洲人出席。

会议还导致在比利时控制下建立了刚果自由邦,这里曾发生过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殖民暴行。

德国还建立了德属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殖民地,后来,殖民地的原住民在这里遭受了20世纪第一场种族灭绝。

图片

柏林会议后非洲的边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维基共享资源/Somebody500

2. 三方公约 

被这样瓜分的不仅仅是非洲。1899年,德国和美国召开会议,强迫萨摩亚人同意将其岛屿分给两国。

尽管萨摩亚人表示希望自治或与夏威夷组成太平洋国家联盟,但他们的意愿并未得到考虑。作为在萨摩亚失利的“补偿”,英国获得了对汤加无可争议的统治权。

一战后,德属萨摩亚被新西兰统治,直到1962年才成为其领土。美属萨摩亚(以及其他几个太平洋岛屿)至今仍是美国领土。

3.《赛克斯-皮科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英法代表坐到一起,商定如何在战争结束后瓜分奥斯曼帝国。作为敌对势力,奥斯曼帝国没有被邀请参加谈判。

英国马克·赛克斯和法国弗朗索瓦·乔治·皮科根据各自国家的利益,共同重新划分了中东的边界。

《赛克斯-皮科协定》与一系列被称为“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的信件中的承诺背道而驰。在这些信件中,英国承诺支持阿拉伯摆脱土耳其统治获得独立。

《赛克斯-皮科协定》也违背了英国在《鲍尔弗宣言》中做出的承诺,即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希望在奥斯曼巴勒斯坦建立新的犹太家园。

该协定成为中东地区数十年冲突和殖民统治的根源,其后果至今仍能感受到。

图片

这幅地图显示了英国和法国在中东地区商定的控制区和影响区。英国国家档案馆/维基共享资源

4. 《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和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会面,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希特勒的纳粹分子煽动起义,开始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德语区苏台德地区,之后,各国领导人试图阻止战争在整个欧洲蔓延。他们以保护德裔少数民族为借口,采取行动。捷克斯洛伐克人并未受邀参加会议。

许多人仍然将这次会议视为“慕尼黑的背叛”——这是企图通过绥靖政策避免战争而最终失败的典型例子。

5. 埃维昂会议 

1938年,32个国家在法国埃维昂莱班举行会议,决定如何应对逃离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难民。

会议开始前,英国和美国同意不向对方施压,取消各自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配额。

虽然果达·梅厄(以色列未来的领导人)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了会议,但她和其他犹太人代表均未获准参与谈判。

除了多米尼加共和国,与会者大多未能就接纳犹太难民的问题达成一致。在大屠杀中纳粹达到种族灭绝的最低点之前,德国的大多数犹太人都无法离开。

6.《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 

当希特勒计划入侵东欧时,他意识到苏联是他最大的绊脚石。他的应对措施是与苏联签署了一份毫无诚意的互不侵犯条约。

该条约以苏联外交部长维雅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和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的名字命名,旨在确保苏联在希特勒入侵波兰时不会做出回应。该条约还将欧洲划分为纳粹和苏联的势力范围。这使得苏联得以扩张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国家,进攻芬兰并占领波兰的部分领土。毫不奇怪,东欧一些国家认为,当前美国与俄罗斯就乌克兰未来进行的谈判是二战期间这种秘密外交的复兴,当时大国之间瓜分了欧洲的小国。

图片

《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署后,约瑟夫·斯大林和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德国联邦档案馆/维基共享资源

7. 雅尔塔会议 

随着纳粹德国的失败迫在眉睫,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苏联独裁者约瑟夫·斯大林和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45年举行会议,决定战后欧洲的命运。这次会议被称为雅尔塔会议。

几个月后的波茨坦会议与雅尔塔会议共同构建了导致欧洲冷战分裂的政治架构。

在雅尔塔,“三巨头”就德国的分裂问题达成了协议,同时斯大林也获得了东欧的利益范围。

具体形式是在东欧建立一系列受政治控制的缓冲国,一些人认为普京如今在东欧和东南欧正试图效仿这一模式。

#

作者

马特·菲茨帕特里克,弗林德斯大学国际历史教授

#

文章信源

对话

#

我们是谁

我们的世界不止有一种声音 | 独立·多元·深度

日新说深耕国际议题,秉持普世价值与人文精神,致力于多元视角讲述与思考我们的世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