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99字,阅读需5分钟

1.2025年铁路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6.1%,创历史新高。

2.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15亿吨,同比增长5.4%,客货运量均创春运同期历史新高。

3.为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加大运力投放,加强跨境旅客运输组织。

4.此外,铁路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单日售票量创历年春运单日售票量新纪录,增设车站快速通行绿色通道。

5.同时,铁路部门加大货运保供力度,确保电煤、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5年1月14日,成都东站内,乘客们有序乘车,踏上回家之路。

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铁路春运收官。封面新闻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6.1%,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15亿吨,同比增长5.4%,客货运量均创春运同期历史新高。

国铁集团表示,本次春运,精心组织旅客运输和服务保障,加大重点物资和节日物资保供运输力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运输支撑。

图片

△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图据国铁集团

图片

△铁路单日售票量最高达2162.6万张,创历年春运单日售票量新纪录。图据国铁集团

图片

△春运期间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3230列。图据国铁集团

图片

△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4.1万人次,同比增长54%。图据国铁集团

一是路网优势充分发挥,运力供给再创新高。用好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和先进铁路网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新开通运营的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新线能力及春运前投用185组新造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加大运力投放,客座能力同比增长8.4%,客运能力投放创春运历史新高。

动态分析铁路12306车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运输能力与出行需求匹配更加科学精准,科学合理安排运力方案,着重提升客流集中地区和方向的运力,加大高铁主通道夜间运力投放,同时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较好地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加强跨境旅客运输组织,春运期间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361万人次,同比增长14.2%,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4.1万人次,同比增长54%,开好中蒙、中俄国际旅客列车,促进跨境人员往来和旅游消费。完成亚冬会铁路运输任务,组织旅游列车开行,助力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发展。

二是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扩充铁路12306系统资源能力,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防控,系统经受多轮次大规模访问考验,运行整体安全平稳,单日售票量最高达2162.6万张,创历年春运单日售票量新纪录。用好候补购票、在线选铺、电子发票、铁路畅行码等功能,试点推行“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功能,上线学生、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并优化相关规则,候补购票兑现率达75.2%,购票体验明显提升。

增设车站快速通行绿色通道,全国120个车站可实现便捷换乘,32个车站实行铁路到达旅客乘坐铁免安检,主要客运车站增加充电设施。加强在途服务,铁路畅行码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静音车厢”服务拓展至99列动车组列车,全国89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扩充热链餐食供应车站范围。利用12306短信、微信等信息通知渠道,向旅客推送部分城市地铁、公交等动态信息,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三是加大货运保供力度,国计民生需求有效保障。充分利用大秦、瓦日、浩吉、兰新等主要货运通道能力,全力保障电煤、粮食、化肥、春耕和节日重点物资运输,做到优先保障、应装尽装,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7.16万车,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平均可耗天数持续稳定在20天以上,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有力支撑。

主动对接物流市场需求,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品类,优化货运产品供给,提升保通保畅能力,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开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和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春运期间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3230列,同比增长0.7%,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10.3万标箱,同比增长24.1%,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64.2万吨,同比增长8.1%,有力维护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四是强化各类风险防控,春运安全保持稳定。全国铁路200万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全面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加强设备设施检查整修,强化调度指挥和运输组织,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和铁路大动脉畅通。针对突发大客流,加强乘降组织,及时动态增加安检、验证通道,优化进出站流线,在关键处所增加引导力量,确保旅客安全有序乘降。加大安检查危力度,有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平安出行。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