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青队时隔20年再次踏上世青赛的梦想,伴随着沙特阿拉伯在补时阶段的绝杀球而戛然而止,“黑色三分钟”再次成为中国足球的梦魇。尽管饮恨出局,但中国队的小伙子在本届赛事打出了高质量的比赛内容,虽败犹荣的他们输在了当下,却依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在中沙之战终场哨声吹响后,中国队的年轻小伙子们已哭成泪人,在赛后的混采区,所有球员均红着眼眶低头走过,无人愿意接受采访。对于他们来说,这极可能是一场抱憾终身的比赛,他们原本有机会在世界最高舞台展示自己的足球才华和天赋,但蒯纪闻的门前推射、王钰栋的单刀赴会和刘诚宇的点球,均与进球失之交臂,中国队全场的努力化为乌有。
在这场命运之战中,中国队暴露出核心球员压力过大导致脚软,体能下降后换人迟缓等诸多问题,但扼腕叹息之余,我们更应从这场青春风暴中看到中国足球的希望,这批年轻人完全可以高昂着头离开球场。
不可否认的是,这支国青队彻底改变了国字号球队防守反击、打法保守、斗志涣散的固有印象,战术体系、比赛内容和精神面貌均让人眼前一亮,技术流的进攻体系张弛有度,年轻小将在场上的突破和拿球可谓少年老成,这种强大的自信和松弛感源于扎实的基本功和近年一系列高质量热身赛的历练。
王钰栋、蒯纪闻、依木兰、刘诚宇、毛伟杰等新星冉冉升起,他们正是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后,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和青训收获的第一批成果,中国足协推行“U21联赛”“中超B队踢中乙”等政策,也给了这批年轻球员更早崭露头角的机会,这是他们走上破茧之路的根源。
从2005年荷兰世青赛"黄金一代"刮起“红色旋风”,到如今新锐力量重新燃起中国足球新的希望。20年一个轮回,这批在2005年出生的足球小将,正在书写中国足球的新篇章。
王钰栋在左路独一档的华丽表现让人欣喜,蒯纪闻在进攻端的灵性让人期待,极具大局观的依木兰则被认为是近年国足后腰位置上的最大发现,这批超级新星的横空出世再次证明,相信也会让更多的人明白,扎根青训、久久为功,才是中国足球的出路所在。
中国足球的复兴之路充满挑战和曲折,我们惟有擦干眼泪,重新出发,坚定扎根青训之路不动摇,才能水到渠成,真正等来“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文|记者 柴智
图|记者 钟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