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山河锦绣!河南卫视公众号每周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18地市文旅综述,透过一份份“简历”,穿越时光隧道,寻找河南各地的独特记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三门峡。
在华夏大地的辽阔版图上,有一个地方,它挽着母亲河的臂弯,步履坚定,循光前行。仰韶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在这里邂逅交融,白天鹅、红腹锦鸡、中华秋沙鸭在这里翩跹展翅,九曲黄河、百里廊道、甘山红叶在这里铺展画卷。这就是三门峡,一个充满历史底蕴与自然魅力的城市。
在“天鹅之城”,
感受生态自然的魅力
在三门峡,你可以近距离观察成群结队的白天鹅在湖面上优雅地游弋,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体验生态自然的独特魅力。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来投票。据《三门峡日报》报道,三门峡越冬大天鹅数量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至1.6万余只,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大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还有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相映成趣。
要问大天鹅对此为何情有独钟?它们用翅膀“告诉你”这里的环境有多美。
三门峡以“生态立市”,是依偎在母亲河臂弯里的一颗明珠。伴河而生,因河而兴,有“黄河明珠、天鹅之城”之称。奔流不息的黄河在崤函大地上蜿蜒前行,沿黄生态廊道贯通一步一景,古村聚落、民俗风情、长河落日。
在东西城区间,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最佳观赏地。清晨,大天鹅迎着旭日的光辉,或在湖面轻歌曼舞,或在城市上空翱翔,也或许成为你生态自然之旅的“心头好”。
“寻”仰韶盛宴,
领略文化的历史底蕴
如果你是“历史迷”,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北阳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这几个地方绝对“有料”,一眼看尽上下几千年。
相传大禹治水时期挥神斧,劈高山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水滔滔东流,三门峡由此得名。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仰韶文化,在这里绽放华夏文明之光。到这里走一走,你会大涨知识。百余年,仰韶村遗址四次考古发掘。
1921年,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证实了中国存在非常发达的远古文化。
1951年,第二次发掘确定仰韶村遗址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混合遗址。红底黑彩、深红彩陶罐、陶钵、小口尖底瓶……诉说着仰韶文化的文明光辉。
1980年,第三次发掘房基、窖穴、器物613件,证实了仰韶村文化遗址存在着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
2020年,第四次发掘“混凝土”房屋、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大型人工壕沟、“丝绸”“美酒”、象牙制品、玉环、玉璜、玛瑙、彩绘陶器……一件件物品映照着仰韶村远古的繁盛。
除了仰韶文化,还有老子文化、虢国文化、黄河文化、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在这里汇聚。你可以访函谷关,寻老子气息登崤函古道,感受丝绸之路上的锁钥要塞来虢国博物馆,循迹虢国时期的文化遗存。
不仅如此,你可穿上彩陶纹饰时装,你可亲手制作彩陶,你可体验小口尖底瓶取水,古文明与时代交相呼应,文物在这里“活化”,文明在这里新生,新潮文化范儿十足。
“游”名胜古迹,
欣赏视觉的壮丽画卷
/ 仰韶文化博物馆 /
仰韶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于2011年11月7日正式开馆,该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为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
内设三个专题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发现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第三展厅展出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 陕州地坑院 /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 /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陕、晋三省结合部的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西接陕西,东靠中原,北依太行,南邻黄河。峡谷呈东西走向,象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气腾腾,声响如雷,气势磅礴;风和日丽时节,瀑布则如白练悬空皎美绝伦。
/ 函谷关 /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 虢国博物馆 /
虢国博物馆是建立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占地10万平方米,是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景区。
/ 中流砥柱景点 /
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三十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
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品”传统美食,
享受味蕾的盛宴
灵宝肉夹馍
这肉夹馍,馍皮酥脆,肉质鲜美,咸香可口。咬上一口,馍香肉美,汁水四溢,真是让人过瘾。据说,这肉夹馍的制作工艺也相当讲究。难怪有人说:“灵宝肉夹馍,一口香,两口嫩,三口还想再来一个。”
灵宝羊肉汤
灵宝人的心头好,羊肉汤色泽清白,汤浓肉烂,香而不腻,辣而不膻。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下肚,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滋补又美味。
大营麻花
大营麻花是三门峡有名的传统小吃,长有尺余,色泽柿红透亮,看着就让人眼馋。咬上一口,酥脆可口,带着微微的甜味,让人欲罢不能。这麻花起源于清朝,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绝对值得一试。
观音堂牛肉
三门峡的一绝,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咸味适度,肉嫩可口。吃起来既有牛肉的嚼劲,又有酱料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它的制作工艺也相当讲究,需要经过腌制、烹煮、调味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灵宝大刀面
面条是用长3尺、宽5寸的大刀切制而成的,看着就让人惊叹。据说,这大刀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一直保持着传统的风味。煮出来的面条筋道爽滑,搭配酸辣浇头,美味极了。
水花佛手糖糕
三门峡名小吃,造型别致,味道好,焦酥适口,香而不腻,风味别致。相传慈禧太后品尝后都大为满意呢!
关于三门峡
你还有哪些了解呢?
一起来评论区分享吧!
综合自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网、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三门峡日报、古都筑梦、视觉中国等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河南18地市文旅综述专题
即日起向各地征稿
投稿邮箱3023372187@qq.com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赵牧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