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外商投资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日,多个部委陆续释放积极信号,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外商投资或将迎来多重利好政策。
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此前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了解到,外商投资中国试点范围将扩大,相关部委也将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
外商投资试点再扩围
为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加大引资稳资力度,《行动方案》在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方面,将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放在首位。
《行动方案》提出,支持试点地区抓好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领域开放试点政策宣贯落实,对相关领域外商洽谈项目开展“专班式”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尽早落地;适时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研究制定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施方案,适时对外公布并稳步实施。
总体来看,《行动方案》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行动方案》提出,要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等有关措施。
“我想特别指出的一点是,《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凌激表示。
凌激透露:“近期,按照国务院部署,商务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保障外企’工作,发挥各级外资专班作用,上门走访外资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如果现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地方逐级上报协调,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合理诉求。”
中国政府的支持态度也增强了外商投资中国的决心。
施耐德电气相关人士表示,深耕中国38年来,我们长期坚持“中国中心”战略,全面强化自身能力和生态圈建设。“我们始终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我们将继续加大创新与生态协作,携手中国产业伙伴共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施耐德电气相关人士表示。
中国依旧是外商重要选择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外资方面,中国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根据商务部统计的数据,202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5%。较为乐观的是,2025年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降幅大幅收窄。
“今年1月份我们发布的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是97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3.4%。这个降幅比去年全年有所收窄,但是依然是呈下降的态势。”凌激介绍,“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至今尚未达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尚未走出低谷。”
统计显示,当前全球的跨境投资,即全球的FDI(外商直接投资)仍然比较低迷。今年1月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下降。
鉴于此,受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一部分跨国公司也开始主动调整投资布局。例如我国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服装业等行业的引资规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
在凌激看来,“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这些都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土壤,稳外资依然具备坚实的基础。”
不过,从环比上看,今年1月份当月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去年12月份增长了27.5%,出现了环比上升。
当前,中国依旧是外商投资的重要选择地。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近70%的消费行业受访企业预计2025年将增加在华投资;中国英国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76%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当前的投资水平或增加投资;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92%的受访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超过一半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投资。
此外,英国、韩国、荷兰、日本对华投资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我们在系统谋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未来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7个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
华中还透露,目前,前八批66个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已完成投资约94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了全面或部分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前八批项目加快落地,并适时发布第九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