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2

评论

90

26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癌细胞已扩散,是否无力回天?这组数据说明一切!医学正在改写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死簿

当医生说出"癌细胞已经扩散"时,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会陷入绝望。在大多数人认知中,这等同于"死亡通知书"。但现代医学的进步正在颠覆这个传统认知,转移性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十年前已明显提升。


本文带您看清癌细胞扩散后的生存真相,解析那些改写癌症结局的"黑科技"。


一、癌细胞扩散不等于立即死亡


癌细胞扩散转移是癌症发展的自然进程。当肿瘤直径超过一定的大小时,就需要建立自己的血管系统获取营养,这个过程中癌细胞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逃逸。有资料统计显示,初诊患者中约30%已发生转移。


但扩散程度可能决定生存概率大小:比如寡转移(1-3个转移灶)比多器官转移生存概率当然更高。而某些特定癌症类型,比如前列腺癌骨转移,生存期仍可能长,患者平均生存期可超5年。


而对于像淋巴瘤这类本来就是全身性疾病,即便是所谓的“晚期”,也有相当的概率可以争取长期生存甚至治愈。


可见,癌症的类型和扩散程度是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的癌症,预后和治疗效果差异很大。又比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即使晚期,生存时间也可能很长,甚至有的也仍有治愈的可能。而晚期胰腺癌的预后则较差,不治疗的情况下生存时间通常只有几个月。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扩散后就没有治愈机会。


二、现代医学的"抗癌武器库"


除了大家熟知的传统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近些年来,已经涌现出很多有前景的治疗手段,比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新型的精准局部治疗手段。


1. 精准制导的靶向治疗


传统的放化疗如同"地毯式轰炸",而靶向药则是精确制导导弹。


比如肺癌,EGFR突变患者使用奥希替尼,有较高的脑转移控制率,ALK阳性患者使用劳拉替尼,中位生存期明显改观。


又比如,一项研究显示,针对乳腺癌HER2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将晚期患者生存期明显提升。


2. 唤醒免疫系统的"革命"


当前,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不少癌症的治疗中显示出惊人的疗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改变了“游戏规则”,比如黑色素瘤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从5%跃升至35%;一个典型案例:美国前总统卡特,91岁高龄时宣布脑转移病灶完全消失。


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中更是创造“奇迹”,比如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率可达83%;淋巴瘤5年生存率42%(2022年ASH年会数据)。


3. 局部治疗的精准打击


即便是转移,局部治疗手段有时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比如,立体定向放疗(SBRT)对3cm以下转移灶有较高的控制率;纳米刀消融技术对胰腺癌肝转移也有很好的疗效;放射性核素疗法(如镥-177)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疼痛缓解率很高。


三、改写结局的五大关键策略


1. 分子分型指导精准治疗


比如基于NGS基因检测制定方案,治疗有效率得到提升:BRCA突变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卵巢癌复发风险降低;NTRK融合患者使用拉罗替尼,取得不错的客观缓解率。


2. 多学科联合的"组合拳"


有医院采用"放疗+免疫+靶向"三联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达34个月。典型组合包括免疫治疗增敏放疗(远隔效应),抗血管生成药物改善药物渗透,局部消融打破免疫抑制微环境。


3. 液态活检动态监测


通过ctDNA检测,可提前4-6个月发现复发迹象,指导治疗方案的动态调整,评估微小残留病灶(MRD)。


4. 临床试验打开希望之门


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可提前3-5年获得新疗法,获得免费的前沿治疗,专业团队全程密切监护,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推荐参加临床试验。


5. 全程管理的生存艺术


管理要点包括:定期影像复查+肿瘤标志物监测,营养支持维持治疗耐受性,疼痛管理+心理干预提升生活质量。


四、未来已来:正在改变格局的突破性技术


1. 癌症疫苗:比如BioNTech的个体化mRNA疫苗在黑色素瘤中预防复发具有相当的有效率;

2.双特异性抗体:比如BCMAxCD3双抗治疗骨髓瘤客观缓解率高;

3. 表观遗传调控:比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4. AI精准用药:DeepMind的AlphaFold系统预测药物结合准确率提升。


**结语**

医学界对转移性癌症的治疗目标已从"延长生存"转向"功能性治愈"。尽管完全清除所有癌细胞仍具挑战,但通过创新治疗实现长期带瘤生存已成现实。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的指南明确指出:癌症正在转变为可管理的慢性病。对于每位患者来说,活下去不仅需要医疗技术,更需要建立理性的希望!正如《科学》杂志的评论:"我们正在赢得与癌症的持久战,每一年的坚持都可能等到新的救命武器。"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