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起跑 “奶茶阿姨”的馄饨店

AI划重点 · 全文约1279字,阅读需4分钟

1.69岁的卞根琴在崇明中兴镇开了一家阿姨食堂,主打手包馄饨,曾是上海热门奶茶品牌“阿姨奶茶”的老板。

2.卞根琴的奶茶铺因旧改于2021年歇业,但她坚持在崇明养老,最终决定开一家阿姨食堂。

3.由于从做奶茶到做馄饨需要转型,卞根琴的阿姨食堂开业初期面临接待不过来和出餐慢的困境。

4.然而,老顾客的支持让卞根琴重新找到动力,她决定继续经营,并请了两位帮工。

5.卞根琴表示,她将继续努力,让新老顾客满意,继续延续“阿姨奶茶”的辉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七十岁,正是闯的年纪”,这句流行于网络的调侃,落到今年虚岁69的卞根琴身上,就不再是一句玩笑。这个曾经在虹口区霍山路以经营“血糯米奶茶”而远近闻名的奶茶阿姨,2021年奶茶店配合旧改歇业,阿姨来到了崇明养老。不过,阿姨闲不下来,在崇明中兴镇开了一家阿姨食堂,这次卖起了馄饨。

图片

早上五点,崇明中兴镇上的这家阿姨食堂,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老阿哥真的不好意,早饭还要等会儿,现在水还没开。”还没做好出餐准备,已经有顾客陆续到来,这让老板卞根琴有点手忙脚乱。“说句良心话,我现在有点后悔了,比做奶茶还要复杂,我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了,开业前那时候想得很美好的,这两天我嘴里泡也发出来了。”

图片

提起卞根琴,沪上奶茶界无人不晓,鼎鼎大名的“阿姨奶茶”,就是她的招牌。上世纪90年代初,卞根琴就推着小车在霍山路卖奶茶,她的招牌血糯米奶茶,杨浦虹口的老街坊们,“从小喝到大”。 在这里住了20多年的老顾客称:“她开了多少年,我就吃了多少年。”

图片

但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阿姨奶茶在2021年7月,配合旧改关门歇业了。营业的最后一天,顾客大排长龙;卞根琴连干了17个小时,才终于拉下卷帘门。“骑车十公里从普陀区过来的,买了原味血糯米奶茶。”“买了40杯,今天这里最后一天,请同事一起喝。”

卞根琴回忆:“当时做到凌晨一点多钟快两点了,我后来说大家别排队了,奶茶是真的没有了,讲句良心话,关门后我在店里坐了很久。”

图片

奶茶铺歇业后,卞根琴选择去崇明岛上养老,然而,习惯忙碌的她突然闲了下来,让她很不适应。“自从奶茶不做,已经胖了要快十几斤了,再这样要老年痴呆了,不行的,我有时候跑回到市区去,招呼来不及打,很多很多人问,阿姨你什么时候重新干,我说阿姨再考虑考虑。”

带着一种奶茶店“未完成”的情感,卞阿姨想在岛上重开一家小店,考虑到崇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再加上,岛上食材新鲜,最终,卞阿姨决定,这次,开一家阿姨食堂,主打做手包馄饨。“这个都是野荠菜,肉么都是用崇明明珠湖的黑毛猪,没有预制菜的,抱着试试的态度,不知道馄饨适应这种新老顾客吗。”

图片

正月里,阿姨食堂,正式开门营业了。

但从做奶茶变成做馄饨,也需要个转型过程。即便刚开业客人不算太多,阿姨食堂还是有些接待不过来。儿子虽然内心并不支持,但也放下自己的事,来店里帮忙。“我不太支持母亲再开这样的店,感觉她应该好好地休养, 她觉得还像自己在家下馄饨下面条的概念,但是真的十几个人一下子涌上来,叫你下面下馄饨,就不适应了呀,包括开业第四天了还有人投诉,说出餐慢。”

图片

但随着卞阿姨在崇明开馄饨店的消息在网上传出,不少“老粉”特意从市区赶来支持。“小红书上面看到了,八点钟到现在三个钟头,特地过来。”“从松江泗泾开了两个多钟头,因为阿姨奶茶老早喝过的,还想吃吃她的东西,有个情怀在,过来打个卡。”“ 她在没开张之前,我就来过,看到报纸再过来一趟,捧捧场,阿姨你有机会的话最好奶茶再恢复。”

老顾客的支持,让卞根琴有了继续的动力,小店又多请了两位帮工,服务也逐渐跟上了节奏。卞阿姨的儿子称:“看她也蛮开心的,忙忙碌碌的。”卞阿姨坦言:“刚刚开始肯定很吃力的,理着理着就理顺了,有那么多人来支持我,坚持下去还是会好的,还是会像奶茶那样好的,新老顾客,不管是崇明的还是上海的,我总归满足他们。”

图片

年近70的卞根琴说,她还不想“退休”,还有很多事想做。

一碗馄饨,是“奶茶阿姨”重出江湖的二次创业,在生命旅程中有目标,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不负韶华,不负此生,人生“下半场”也可以继续精彩。

看看新闻记者: 吴骥 洪焕铨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刘奕达

摄像: 蒋文越 沈曦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