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文身案件,14岁的小雯在文身店接受文身服务,费用为150元。
2.小雯的母亲发现女儿身体多处有文身后,将文身店经营者告上法庭,要求返还文身费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0元。
3.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文身的清洗费、祛疤修复费进行鉴定,鉴定机构认为需要进行8次激光治疗,共计费用769800元。
4.由于原告未进行文身清洗,费用尚未实际发生,法院酌定支持一次文身清洗费用96225元。
5.法院判决被告返还文身费用150元并承担鉴定费2200元,如继续清洗文身,可按实际产生费用再行主张权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法官说法:
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明确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
“文身”属于有创行为,通过用针刺破皮肤后将颜料渗入,以形成永久色素沉淀,产生长期留存的图案。文身的色素通常需要多次激光清除,总体清除周期在一年以上且费用高昂。目前,大部分公务员岗位都要求无文身报考,尤其是执法、执纪、司法部门。未成年人文身对其日后参军、报考对身体条件有要求的职位时也将产生影响。
因此,文身店或文身服务提供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顾客的年龄身份尽到审慎注意义务,避免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
编辑|宋胜男 王贝贝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