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金宏伟:我在上海“促三交”

图片金宏伟(右)与信教群众在一起。
“你们虽然来自外地,遇到问题也不要着急。有困难可以提出来,我们都会帮助你。”不久前,几位从西部省市来上海的穆斯林同胞找到我,说自己在上海开店经商做生意时,因为家庭内部琐事,或与他人产生磕绊,感觉很是苦恼,希望我能从中提供帮助。我一边耐心听取他们的问题,一边找到症结所在,并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
我是上海的一名阿訇,曾在上海小桃园清真寺、沪西清真寺任教职,现主持沪西清真寺教务工作。沪西清真寺坐落于上海市普陀区,每逢星期五和开斋节、古尔邦节,这里是本地与外来流动穆斯林同胞参加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主动与穆斯林同胞建立良好友谊,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团结引领工作,反映他们的呼声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就成了我平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交流解释工作,让身为宗教界全国政协委员的我,对过去一年的履职和“促三交”工作有了深刻感悟。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上海的流动穆斯林同胞虽然人数不多,但联系面广、辐射面大。他们是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员,也是展示国际大都市对外开放的鲜活形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海的流动穆斯林同胞数量不断增加。他们情况各异,既有担任电子、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高级主管,也有在商海腾挪施展身手、长袖善舞的行商坐贾,还有些是以小生意维持生计的群众。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流动穆斯林群众,需求不同、习俗存在差异,这也给我做好信教群众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为使外来流动穆斯林同胞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深切感受到“家在上海”的温暖,我积极发挥阿訇的特殊优势,利用主麻日礼拜讲“卧尔兹”等机会,紧密结合上海城市的历史与现实,引经据典,深入挖掘阐释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内容,正面引导和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相尊重、与人为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和社会”等道理,并进行形式多样和富有人情味的交流互动,取得了不错效果。
日后,我会牢记身为宗教界政协委员的使命职责,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议政建言、履职尽责,把“促三交”工作与弘扬城市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携手共建各族群众和谐共融的幸福美好家园。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者:金宏伟

文字编辑:吕婉莹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