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闭门谈4小时,成果与红线的背后利益绞杀,恐难达成各方满意结果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36字,阅读需5分钟

1.美俄两国于2025年2月18日在沙特展开了一场持续4个半小时的闭门会谈,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核心议题上仍存在分歧。

2.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总结了三项谈判成果,包括尽快恢复互任大使、启动有关乌克兰问题的磋商程序以及探讨恢复双边合作的可能性。

3.然而,拉夫罗夫同时划定了“三条绝对不可逾越的红线”,包括反对北约进一步东扩、乌克兰加入北约以及北约军队在乌克兰境内部署。

4.由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短期内找到全面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仍然渺茫,未来谈判需要更多耐心和智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分析:美俄闭门谈4小时,成果与红线背后实在焦灼,恐难达成各方满意结果

2025年2月18日,美俄两国围绕乌克兰冲突问题在沙特展开了一场持续4个半小时的闭门会谈。尽管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双方在核心议题上的分歧依旧明显,短期内找到全面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仍然渺茫。

此次会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列出三项成果,但同时也坚决拒绝三件事。而这些分歧,也揭示了乌克兰战争背后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

图片

美俄谈判中的初步成果

会后,拉夫罗夫在记者会上总结了三项谈判成果:

首先,双方原则上同意尽快恢复互任大使,并解除对外交使团运作的相关限制。美俄关系因近年来连番冲突处于“冻结状态”,外交使馆的低效运转更让双边沟通受阻。此次决定为双方重新开启对话带来契机。

其次,美俄同意启动有关乌克兰问题的磋商程序,双方各自任命专门的谈判代表。这意味着,接下来美俄可能就乌克兰局势展开更多形式化、常态化交流。

最后,俄美初步探讨了为恢复双边合作创造条件的可能性。尽管这一点看似空泛,但它至少传递出了对话意愿,从长远看这一信号不容忽视。

上述成果尽管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进展,但仍被解读为美俄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尤其是在拜登政府对俄态度长期强硬的背景下,这场交谈让双方看到了接触的空间。

图片

三件俄方无法接受的大事

同时,拉夫罗夫在会谈中清晰地划定了“三条绝对不可逾越的红线”,并表明俄方的强硬立场:

1. 无法接受北约进一步东扩。 北约自冷战结束以来一共经历多轮扩张,从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到波罗的海三国与东欧全面纳入,再到近期芬兰、瑞典的申请,东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俄罗斯认为北约的扩展明显威胁到了其战略安全。

2. 坚决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 作为俄罗斯西部的门户,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对俄来说至关重要。一旦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意味着北约武装力量可能离俄罗斯边境只有咫尺之遥,这在俄方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3. 反对北约军队以任何形式部署在乌克兰境内。 即便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俄方仍对北约以“欧盟旗帜”或其他名义间接进入乌克兰的行为深感警惕。拉夫罗夫明确表示,即便是以“和平部队”或“安全保障”的名义部署军队,俄方仍然无法接受。

这三点“红线”,尤其是对北约军事存在的态度,显得尤为强硬。俄罗斯不仅否认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合法性,连边缘化的北约影响力也要尽全力阻止。

图片

信任危机与战略对立

美俄围绕乌克兰的争议,不仅是当前冲突的直接原因,更是冷战后地区安全秩序长期博弈的积累。以北约扩张问题为例,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认为北约步步紧逼的行为意在削弱其战略纵深,而乌克兰问题正是这一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点。北约坚称其扩张是为巩固欧洲安全,但对俄而言,这只是西方试图遏制其崛起的“前哨作战”。

然而无论如何,乌克兰问题始终被视为冷战后美国领导权的试金石。

图片

这种信任赤字同样存在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乌克兰要求西方部署军事力量作为其安全保证,担心俄罗斯未来可能再度发动进攻;而俄罗斯则对西方是否会实际履行条约持怀疑态度,认为即便协议签署,北约仍可能以各种借口存在于乌克兰。

停战前景能否靠中立化缓解?

尽管双方分歧巨大,但停战的理想方案并非完全不存在。俄罗斯近年来多次提出乌克兰“中立化”的解决思路,例如要求乌克兰法律明确放弃加入北约的计划。但乌克兰方面认为,这种方案会损害其国家主权,等同于为俄罗斯扩张提供便利。中立化是否可行,取决于各方对权力和安全平衡的妥协意愿。此外,乌克兰安全需求与俄罗斯利益诉求的交集如何找到,是未来谈判成败的关键。如果国际社会能建立可信的条约核查机制,引入国际中立方调停,这种“折中路径”的可能性或许有所提升。

和解之路尚远,但对话不能停

美俄此次谈判确实在外交层面有所进展,尤其是沟通大门的打开在当前危机中弥足珍贵。然而,北约扩张、乌克兰军事化等议题上的红线分歧,也清楚地表明短期内双方的裂痕无法弥合。

未来,无论是以中立化追求停战,还是通过更多国际平台寻求调解,美俄谈判都需要更多耐心和智慧。但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必然在权力博弈和地缘平衡中找到答案,而双方在沙特的这场谈话,只是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