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门楼战鼓主要流传于赵县东部贤门楼一带,距今有2000余年的历史。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至贤门楼附近,刘秀在此避难,后转败为胜,为庆祝这次胜利,刘秀将因避难而转败为胜的门楼命名为“贤门楼”,而为刘秀擂鼓助威的战鼓鼓点则被命名为“牛斗虎”。从此,铿锵激昂的战鼓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代代相传,2023年贤门楼战鼓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贤门楼战鼓分为《光武点将》《十面埋伏·交战》《胜利凯旋》三大章节,其鼓声雄壮威武、节奏紧凑,鼓点清晰,通过精心编排再现沙场点兵的磅礴之势。历经2000多年来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贤门楼战鼓历久弥新,其独特的表演曲牌为当地所特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对于深入研究地方文化、民间习俗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在石家庄第十一届新春鼓王争霸赛上,赵县贤门楼金石战鼓队荣获“金鼓王”的称号。
民生关注记者报道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