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81

评论

319

136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县中尖子班的农村孩子:上课像听天书很痛苦,怎么都考不过城里孩子

AI划重点 · 全文约3789字,阅读需11分钟

1.县中尖子班的农村孩子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上课进度快、难度高,导致许多学生难以跟上。

2.由于尖子班竞争激烈,农村孩子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失去学习热情。

3.与此同时,县城孩子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更容易在尖子班中脱颖而出。

4.然而,县中尖子班的筛选机制使得农村孩子面临更大的压力,可能导致他们过早退出尖子班。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篇文章是根据调研访谈整理成稿,文中一些重要信息已按当事人的意愿做了模糊处理。对于尖子班,各个学校叫法不一,有的叫实验班,有的叫火箭班等等,这里统一称为尖子班)

“在县中尖子班,我每天都不快乐”

林慧说,她现在每天都过得不快乐。她经常坐在教室里刷着刷着题,思绪就跑了很远:“我真的配当尖子班的学生吗?”

林慧是从乡镇学校考上县中尖子班的。她是他们那届唯一一个不靠指标,纯靠成绩考上县中的学生。林慧犹记得当时的盛况:“班主任握着我的手,特别开心,她说教到我是她的幸运。”亲戚们也都涌了上来,一个劲地夸林慧的父母养了一个好女儿。

现在想来,林慧觉得自己只是幸运。她说县中尖子班那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是705,自己中考考了708,只比分数线多了三分,才得以被分到尖子班。“一开始真的很高兴,但后面慢慢就没那么高兴了”。

在县中尖子班,林慧的一个最直观感受就是老师上课的进度特别快。“像开了三倍速”,林慧形容道。普通班三节课才能讲完的知识点尖子班一节课就全部教授完毕,“老师们都默认我们尖子班学生接受新知识速度很快。以前经常能看到一个段子,说自己低头捡个笔再一抬头,就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了,这个放在尖子班真的毫不夸张,非常写实。”林慧时常为跟不上进度而感到苦恼。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上课进度加快,尖子班的老师还会刻意拔高教授知识的难度。林慧说,老师们之所以如此拼命赶进度,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训练难题。“像英语课,其实我们课本上的内容很快就讲完了,其他时间老师都在讲新概念英语,普通班不用学,就尖子班要学。新概念英语真的很难。”

在林慧看来,自己的英语成绩在尖子班本身就不算出类拔萃,底子较为薄弱,往往课本上的语法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搞透,就被强行拉去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林慧明白老师的意思,“老师觉得我们是尖子班的学生,就要和普通班拉开差距。”但林慧觉得,自己好像成了“尖子班”符号裹挟下的“牺牲品”。

同在县中尖子班的乡镇孩子曹振也深感无奈。他说尖子班的容错率特别低。“高一第一次月考的前一天,数学老师就在班里强调选择题和填空题前五题都不准错,说这是送分题,错一题抄一百遍。还说这种题都错还怎么有脸说自己是尖子班的学生”。曹振当时就愣住了,他直言这是自己第一次遇到有老师在考试的前一天不仅不宽慰学生别紧张、放轻松,反而还给学生加压,甚至用尖子班的名号来绑架学生。

此外,频繁的考试也早已弄得曹振疲惫不堪。在曹振所在的县中尖子班,每两周就会有一次学情测试。“学校说得好听,说是监测我们的学习状态,让我们知道自己哪儿不足能够及时补上。但实际上呢,就是不停的在敲打我们。”

曹振说每次考试都会排名,班级里专门有一面墙用来张贴排名,一学期下来,整面墙几乎都会被贴满。当冰冷的数字就这样赤裸裸的悬挂在那儿供人“观赏”时,曹振觉得学校真的很过分、很无情。“学校到底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感受,要被一次次地拉出来鞭尸。”一个小小的尖子班,锁住了多少乡镇孩子的无奈与心酸。

“如果从尖子班被淘汰到普通班,那也太丢人了”

林慧说,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从尖子班被移除出去。

学校每个学期结束,都会对尖子班进行重新洗牌。根据这一学期的四次考试——两次月考,一次期中一次期末的综合成绩排名确定尖子班人选。年级综合排名前五十的学生进入尖子班。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林慧不能守住前五十名,就要被剔除尖子班,流入普通班。“这真的很丢脸。”林慧眉宇间写满了忧愁。

理性来看,学校每学期都会重新筛选尖子班的人选,一是充当一种激励机制。既刺激已在尖子班的学生能够不要松懈,居安思危,保持良好的势头,也能让普通班的学生有了流动的希望,拼尽全力入主尖子班。二是充当筛选机制。在学校看来,它把最好的资源都倾注在尖子班,自然而然要保证尖子班的都是佼佼者,定期的筛选无疑能最大程度保证尖子班的绝对优异。

但这样做,反馈到学生的身上就是无止境的压力。特别是在已在尖子班的学生看来,向下流动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就像林慧所言:“普通班学生没考进尖子班说到底也没什么损失,他还是继续待在普通班,别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尖子班的学生一旦被淘汰到普通班,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林慧说自己的日常状态就是一边不停内耗,一边疯狂内卷。她说自己不敢停,也不能停。当然,学校也没有“放过”他们。在林慧所在的县中,普通班的学生每周休息一天,而尖子班的学生只有半天休息时间。“每周五晚上挤公交回家,到家睡一觉就得再挤公交回来。根本没有什么喘息的时间”。林慧有时真的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陀螺,需要不停转动,只要停下来,学校就会狠狠抽打。

“说实话,真的很羡慕城里的小孩。他们每天晚上都可以回家,包括每周休息,都不用挤公交,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息”。林慧说,每次晚自习放学,走读生都是最激动的,因为他们可以回家,可以感受到家里人的关心和温暖。而住校生就没有这个待遇,“饿了的时候就只能去学校小卖部买桶泡面带回宿舍”。

除此之外,林慧还羡慕城里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到的高质量教育。她说乡镇考上来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之间总有一个壁,这个壁好似不管用尽多少力气都无法磨平。“不说其他的,他们的英语普遍都特别好。有的同学说他们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了。而我初中的时候都没有听过新概念英语这个东西。我们老师全部都是就着课本讲课,然后默默单词,讲讲题目,就这么过来的”。

林慧感觉自己就像是和城里的孩子同时参加马拉松比赛,城里的孩子已经跑了很久自己才开始出发。她感觉胜负已定,无论使出多大的力气,自己都无法追上城里的孩子。“越努力越心酸”,林慧的眼睛里闪烁的光逐渐暗了下去。

“上了县中尖子班后,儿子越来越沉默寡言了”

吴凤帮忙收拾儿子陈许的房间时,才偶然发现儿子上次月考的成绩单,在班级排第三十二名,妈妈吴凤的内心很不是滋味。

吴凤说,儿子陈许在乡镇初中的时候一直都是全校第一,她能够感受到儿子身上的光环。每次学校开家长会,她都会作为标兵家长在全校的学生家长面前慷慨陈词,那时候的吴凤总能收获无数赞赏羡慕的目光。

到了县中尖子班之后,她知道儿子身上的光环正在逐渐熄灭。儿子小许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谈及成绩时不再意气风发,而是躲躲闪闪。上学期的期中考试,陈许在班级排第二十五,学校要开家长会总结期中成绩,儿子陈许显得忧心忡忡,小心翼翼对吴凤说道:“你要是不想去就不去了,到时候我就跟老师说你太忙抽不开身”。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闻儿子的话,吴凤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儿子比她更看重自己的成绩,她也明白儿子的高傲,更懂得他的落差。作为母亲,她难过儿子的成绩确实不太理想,但更难过的,是儿子陈许因为成绩变得郁郁寡欢,“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吴凤不知道儿子到底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导儿子。她最多能做的,就是劝慰儿子不要太把成绩放心上,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但每次,儿子陈许都只是抬头看了看自己,然后勉强挤出一个微笑。

陈许说,他理解妈妈吴凤的良苦用心,也明白她的意思。但是身在尖子班,往往身不由己。“你在心里拼命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成绩,开心快乐最重要。但是每次看到不高甚至后退的排名,看到周围人课间十分钟依然在疯狂的刷题,看到舍友每天晚上挑灯夜战到半夜,你真的能坐得住吗?你真的可以毫不在意吗?”陈许连用了两个反问,语气越来越激动。

陈许说,他唯一能够让自己自洽的说辞和理由就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如果这都忍受不了,那还是趁早退出尖子班算了”。他在心里不停的这样告诉自己,但换来的其实是更大的压力。

陈许说,他现在一直把中考成绩单带在身上,因为这既是他辉煌的过去,也是他难过的开始。

县中尖子班的农村孩子,一直都在超负荷运转?

对于大众来说,尖子班的名头实在耀眼,但却看不到光环掩盖下的心酸与无助。在我访谈过的很多县中尖子班的学生中,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觉得压力还行,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压力超载,难以承担。而尖子班的乡镇孩子,更是早已超负荷运转。

他们从乡镇中学毕业,而乡镇中学不论从教学资源、校园环境以及老师水平等方面,对比县城甚至是大城市的学校都显得既渺小又脆弱。农村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中厮杀出来,靠的是勤奋与坚持,或许还有少量的天赋与聪慧。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在县中的尖子班,从来不缺的就是勤奋、坚持与聪慧。县中的尖子班里大多都是从小在县城长大的孩子。他们享受到的是全县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县中尖子班里的县城孩子的家长大多都从事较为中产化的职业:医生、律师、在公司上班或者自己开店当老板等。这些家长有一个共性,就是学历水平普遍偏高,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极为上心,他们也很擅长教育自己的孩子。

此外,毫无疑问,县城的学校也拥有比乡镇学校更好的教育资源,更高的师资力量以及更优的校园环境。他们的教育更为“科学”,也更能激发孩子的能力培养与思维发散。也就是说,不论从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层面来看,在县城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注定是“抢跑者”。他们不仅能够在学习上抢跑,在其他方面也毫不逊色。我经常能够在县城看到一些孩子身上背着吉他、羽毛球拍等穿梭在街道楼宇之间。县城学生小智告诉我,他每次周末都会和朋友一起先去县里的图书馆学一上午,然后再去体育馆打两个小时的羽毛球。但这些对于乡镇的孩子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当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孩子都会聚到同一个尖子班的时候,就等于默认他们的起点和积累都是一样的,人为抹除掉了一切的不平等。但高中的知识点更为灵活、发散,这对于从小就被灌输“死记硬背”的农村孩子来说是极为不擅长的,之前从小就被拉开的隐形差距此时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县中的尖子班,县城的孩子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农村的孩子相比起来就显得寸步难行。

当这种差距又通过一次次的排名和筛选机制显示、公示出来时,无疑更加加重了农村孩子的自我内耗,使得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甚至丢掉了学习的热情,最终被无情的甩了出去。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我问林慧有没有后悔考到尖子班时,林慧若有所思,然后回答道:“好几次我坐车回学校遇到了之前的初中同学,他们都非常羡慕我考上了县中的尖子班。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是快乐的,也可能是虚荣吧。但是只有我知道,一旦下车,我就要被卷入厮杀和竞争之中。所以你问我后不后悔考到尖子班,我……”

林慧没有说完就停住了,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又随即把头低下,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文中林慧、曹振、吴凤、陈许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加载中...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