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俄和谈于2月18日结束,双方达成4点共识,包括恢复美俄正常外交关系、解决俄乌冲突、建立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机制以及保持接触推进谈判结果。
2.然而,此次和谈并未达成实质性内容,也没有涉及如何解决乌克兰问题,美俄双方似乎已经预先决定了战后合作事宜。
3.乌克兰在谈判中并无实质性发言权,其地位受到美国和欧盟的支持。
4.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以迫使欧盟同意美俄和谈结果。
5.目前,乌克兰在弱肉强食的国际舞台上,可能难以违背美俄两股大势。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万众期待的美俄和谈,在当地时间2月18日结束。美俄双方商谈4个多小时,最终达成4点共识。
美俄和谈现场图
第一点,恢复美俄正常的外交关系,派驻外交使节,建立有效的磋商机制。
第二点,双方将各自派遣一支高级团队,着力于解决俄乌冲突。
第三点,对未来俄乌冲突结束后可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第四点,当天与会团队将承诺保持接触,确保本次的谈判结果向前推进。
美俄首轮谈判,没有达成实质性内容。
纵观美俄此次和谈的4点共识,实际上是没有达成实质性内容的,也没有涉及到如何解决乌克兰问题,更没有提及美俄双方的谈判条件和解决乌克兰的谈判筹码。如果说真有什么成果,那就是达成一点共识,美俄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这是什么意思?说白就是美俄通过此次和谈,外交破冰,关系进一步拉近,为后续实质性的和谈创造谈判条件。如果说的更直白一点,那就是为后续瓜分乌克兰创造条件。
美俄双方代表团在沙特会晤
美俄和谈,先入为主的强行剥夺了乌克兰的权利。
别看美俄和谈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结果,但其中隐含的内容可不少。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方在没有谈及该如何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情况下,就先入为主的表示了要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重建上进行合作。
这个表态可不一般,要知道目前美俄的谈判,丝毫没有提及该如何解决乌克兰,但双方的口气好像是已经解决了俄乌冲突一样,都开始考虑战后地缘政治和经济重建事宜了。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美俄两国的谈判结果,你乌克兰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已经是先入为主的强行剥夺了乌克兰自主的权利。
以俄外长拉夫罗夫为代表的俄方代表团抵达沙特
乌克兰在与不在都很难影响结果。
最讽刺的是,美俄谈解决乌克兰问题,结果乌克兰却不在谈判现场。可问题的关键是,乌克兰在与不在都很难影响谈判结果。因为自俄乌冲突爆发开始,甚至是从2014年乌东危机开始,乌克兰就已经丧失了对乌克兰问题的主导权。
因为俄乌冲突本质就是代理人战争,乌克兰是没有自主权的。这就如同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真正起决定作用,签字的是中美双方。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通过多个法案,总计向乌克兰援助了超过1750亿美元,另外美国还向乌克兰支援包括F-16战机、M1A1主战坦克、各型装甲车、单兵武器等。甚至是乌军前线的导航定位系统,都是美国的GPS和“星链”卫星包办的。
俄乌战场上乌军士兵布置接收星链卫星信号的接收器
也就是说,假如乌克兰不接受美俄谈判结果,美国可以直接“断供”甚至撤手,到时候乌军怕是一个月也坚持不下来就要被俄军摧垮。所以美俄谈判,乌克兰在不在场都无所谓。
乌克兰真的别无选择了吗?
目前看,乌克兰还能够依靠的对象就是欧盟,因为欧盟是乌克兰搬不走的邻居。美国之所以可以强行剥夺乌克兰的话语权,就是仗着乌军全靠美国的支援撑着。但不要忘了,欧盟也在支援乌克兰的份额上占据很大一部分。所以假如乌克兰能够拉拢欧盟另起炉灶,全力支持自己,那么乌克兰自然可以不接受美俄谈判的结果。
欧盟也可以作为乌克兰的第二选择,因为乌克兰是欧盟搬不走的邻居
但特朗普也明白欧盟另起炉灶对美国的不利后果,为此,特朗普在美俄谈判第二天,就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目标直指欧盟。要知道,汽车产业是欧盟的支柱产业,特朗普此举明显是在敲打欧欧盟,强迫欧盟同意美俄和谈结果。
综合当前的形势,乌克兰怕是很难违背美俄两股大势,毕竟弱肉强食才是国际舞台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