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审计局坚持把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积极构建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审计整改成效更加显著。
着力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天长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听取审计整改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对有关审计整改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审计机关落实“重大审计发现问题清单”制度以来,向市委报告5个审计项目中的5个重大问题。
该市审计部门建立整改台账,分类提出整改要求,区别情况向相关单位发送《整改函》《建议函》《提示函》等,强化跟踪检查。将审计整改作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重点评价内容。针对年度审计发现的部分单位人员经费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财政资金存放不规范等共性问题,推动市财政局在全市范围进行自查自纠,突出根源治理。梳理发放《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督促全市各单位对照自查,整改问题70余个。将年度审计查出问题分类清单移交主管部门,形成分送转办、跟踪督促、汇总报告的工作闭环,压实责任链条。
积极推动多部门深化贯通协同
天长市审计局与市财政、统计、检察等主管机关研究建立贯通协作机制,拓展责任部门覆盖面,促进各部门各司其职。在绿化工程专项审计、工程招投标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中,审计组与巡察组同步开展工作,结果共用,深化巡审联动。推动市政府出台城市和城乡公共交通成本规制、财政补贴、服务考核等5项实施办法;市民政局与财政局联合完善进一步规范高龄津贴审批发放的工作措施。
审计部门配合市人大开展工作评议,提交年度被评议单位审计情况报告。与人大预算监督同向发力,每年财政审计工作报告获得充分肯定。天长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进行审计整改满意度测评。探索与政协民主监督协作机制,将老旧小区改造、高标准农田建管、白塔河综合整治等审计建议写入政协提案,协同推动项目建设。
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独特作用
天长市审计局坚守经济监督这一根本定位,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精准移送重大问题线索,全力打造精品审计项目。近五年来,5个审计项目获得9个地市级以上表彰,其中1个获评国优。
有关部门加大对审计移送问题的查办力度,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2021至2024年,该市审计局共完成131个审计项目,立行立改类问题整改率在95%以上;共发出《审计移送处理书》67份,移送事项101项。(张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