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电褥子故障引发火灾,海淀消防3分钟破门救出八旬老人

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新京报记者获悉,2月9日22时许,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街道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消防救援人员和微型消防站、社区密切配合,消防救援人员到达起火现场后第一时间破拆防盗门,将被困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移交120进行救治。

图片

消防救援人员破拆防盗门。图源: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

火灾发生后,邻居闻到了烟味,第一时间报警。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在居民群里看到居民发消息,称隔壁着火了。“这家平时是一名八旬老人和女儿同住,邻居报警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老人的女儿,发现只有老人一个人在家,而且门也是反锁状态,我们告诉消防员基本情况,消防员果断选择了破拆防盗门。”社区书记唐鹏说。

消防救援人员在去往现场的路上,就启动了联勤联动机制,通过可视化电台联动离着火建筑最近的印象城微型消防站先行到场,下达命令做好小区人员疏散警戒。消防救援人员同步通过前期建成的叠加辖区建筑基础信息与消防作战资源的“数字化辖区防消联勤一张图”,及时了解了着火建筑结构图、小区消防通道、附近水源及社区楼门长、起火房间常住人员等关键信息,并进一步联系了社区楼门长和老人家属核实老人被困情况。

22时50分,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成立2个灭火组、2个破拆组、1个搜救组和1个登高组。破拆组第一时间对防盗门进行破拆,登高组在外部架设两节拉梯破拆防盗窗,开辟多条救生通道。

参与救援的特勤站助理指挥员吴硕回忆道:“到达现场后,我们看到楼道里不断冒出黑烟,用时3分钟破门。搜救组出动,将被困老人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脱离危险。紧接着,我带领灭火组冲入室内灭火。”

23时01分,明火被成功扑灭。事后消防部门初步判定,这起火灾系电褥子发生电气线路故障所致。

此次灭火行动,消防部门与属地之所以能联动配合、快速有效处置,除了海淀消防训战模式改革的显著成效以外,还得益于前期与街道、社区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工作机制。

“一方面,街道、社区履行了主体责任,组织社区网格员、楼门长等,全面摸排过鳏寡孤独及关爱人群,建立消防安全台账,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另一方面,我们消防部门依托’周末宣传日’和每日’防消联勤’工作,协同街道、安委办、社区等相关同志和楼门长一起定期入户探访,宣传消防安全,排查火灾隐患。”海淀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张巍说。

据了解,在对周边微型消防站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工作基础上,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建立了“隐患双报”机制,微站网格员每日巡查、消防力量每周联检,形成风险防控闭环。下一步,海淀消防将以冬春火灾防控宣传活动为契机,加大日常走访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此类人群及其亲属子女等监护人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居民防火自救能力。

编辑 杨海 校对李立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