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宝宝自出生起便“眼泪汪汪”,很多家长以为是宝宝爱哭造成的,没太在意。殊不知这些看似普通的流泪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不容忽视的疾病。让我们跟着长沙爱尔眼科医院一起深入了解这些疾病,早发现、早干预,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流泪最常见的原因,患这种病的孩子出生之后即出现流泪症状,数天之后可见流泪的同时,内眼角还有黏黏的黄白色脓液流出,早上起床时眼睛有很多眼屎,一般是单眼发病。
治疗主要是按摩大眼角稍偏下部皮肤(泪囊区)促使鼻泪管下口开放,配合抗菌素眼液(如妥布霉素眼液)点眼。随着孩子自身的发育,并经过按摩治疗,大多数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能痊愈。若上述治疗无效,6个月左右可采用泪道冲洗或探通,必要时可进行泪道置管治疗。
2、先天性眼睑内翻倒睫
这种眼病是由于下眼皮的上缘或上眼皮向眼球方向翻转,睫毛倒伏到眼球表面,刺激角膜(黑眼球的表层)引起流泪,一般两眼同时发病。孩子出现流泪症状的同时,多伴有眨眼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老用手揉眼。
如果睫毛倒伏不明显,刺激症状也不重,可以观察,定期医院眼科复查(一般3~6个月1次)就可以。如果4~5岁左右以后倒睫仍明显,刺激症状仍较重,眼睛流泪、角膜表面有明显点染,则可需要做睑内翻矫正手术治疗。
3、先天性青光眼
这种眼病因为早期自觉症状较轻,仅有轻微怕光、流泪,一般难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往往误以为“水汪汪的大眼睛”而盲目高兴。殊不知,这种“大眼睛”是病态表现。早期的怕光、流泪是角膜上皮水肿引起的刺激症状。病程至中晚期,突出的表现是黑眼珠较大,角膜横径大于12毫米,呈现出“大眼睛”的表现。需要根据情况选择降眼压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刘国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